***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圣誕節后,美股繼續開啟下挫模式,標普、納指再度下跌,創七周新低。美債收益率普漲超 10 個基點,10 年期美債收益率最高升超 11 個基點至 3.86%,30 年期美債收益率最高升超 12 個基點至 3.95%,2 年期美債收益率最高升 12 個基點至 4.45%。然而 A 股在 2022 年的最后幾個交易日里卻走出了 " 三連陽 "。2022 年即將收官,A 股還將會有怎樣的演繹?2023 年又有哪些投資方向?
李大霄:最低建倉成本已悄悄溜走
12 月 28 日,滬指盤中震蕩回升,午后再度回落翻綠。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 0.26%,深證成指跌 0.86%,創業板指跌 0.9%。盤面上,旅游、電力板塊大漲,銀行、保險、石油、傳媒娛樂、醫藥等板塊漲幅居前。
年末最后幾天,A 股還會不會有機會出現?部分機構認為,年尾行情可能無法延續,不過市場仍在筑底,投資者仍有進場空間。
華鑫證券表示,低成交下的修復性反彈,目前場內資金參與度依然不高,且這種現象大概率將延續至年底,因此目前雖然是值得配置的區域,但并不能確定為市場探底已經結束。情緒層面,年末階段很難有較好的交易情緒出現,且在內外部流動性無法有更大的邊際變化點下,A 股探底尚未完成。
中郵證券指出,短期市場縮量見底特征較為明顯,近期或將迎來企穩反彈行情。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 "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 的總基調下,部署了五大政策加六個統籌。后續隨優化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疊加發力,將持續對經濟復蘇帶來積極影響并有效提振投資者的信心。對市場中長期的走勢依然堅定看好。在策略配置方面,一是繼續看好以食品飲料為代表的消費板塊。二是關注受益于穩經濟預期的金融、地產鏈板塊。三是推薦關注疫情后改善預期強、修復空間大的板塊。四是看好疫情新形勢下的醫療需求增長以及疫后的常規醫療復蘇。
英大證券李大霄則認為,對于投資者來說,2022 年才是建倉的最好時機,并且這個建倉機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他表示,充滿希望的 2023 年即將到來,很多投資機構摩拳擦掌準備在 2023 年建倉,或者在 2023 年年初完成建倉,殊不知真正的深度價值投資者在 2022 年建倉成本要遠低于 2023 年。
"2022 年股票市場出現系統性退市風險,下跌幅度驚人,中概股和在港中概股下跌超 78%,恒生科技指數下跌超 75%,而 2023 年該風險將不會發生。很多人幻想等基本面完全好轉時才建倉,重溫巴菲特的名言:待布谷鳥叫的時候,春天已經過去了一大半了。這就是我在 2022 年最悲觀的時候鼓舞信心的原因。"
機構稱 2023 年或迎牛市
正如李大霄所言,2022 年對于部分投資者來說或許是一道 " 坎 ",但冬季依然會過去,春天即將到來。許多投資機構默契地表達了對來年投資 A 股的向往。
對于后市,業內機構普遍表示,筑底階段已近尾聲,2023 年一季度是市場開始轉折向上的重要窗口期。
浙商證券認為,市場自 4 月 26 日確認底部左側,站在當前,筑底階段已近尾聲,2023 年一季度是市場開始轉折向上的重要窗口期。從基本面角度,一是盈利層面,結合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周期的運行時間,2023 年一季度有望開始見底向上;二是風險偏好層面,市場將逐步消化疫情影響;三是流動性層面,美聯儲將于 2023 年 1 月和 3 月舉行貨幣政策會議,隨著 CPI 拐點的顯現,有望傳遞更多積極信號。從結構和情緒角度,一是,前期強勢的新能源基金重倉股開始補跌;二是,新成長個股已有序上漲;三是,當前情緒指標契合底部右側特征;四是,結合季節規律,1 月市場容易發生轉折。
國泰君安認為 2023 年來自于疫情、經濟、政治等關鍵因素的不確定性將下降,堅決看多 2023 年 A 股市場。他們指出,第一,抑制性政策的轉折、疫后開放世界的臨近以及中下游利潤率重新擴張 ( CPI-PPI ) ,我們判斷 2023 年 Q2 中國將邁入新一輪需求回暖、資產回報率改善、盈利預期提升的周期;第二,內外宏觀環境均從高度不確定的狀態逐步邁向確定,我們判斷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持有意愿也將回升。第三,政策底部、經濟底部和估值底部的同時出現,往往隱含了股票投資回報的巨大空間。2022 年最差的預期已經見到,A 股市場將迎來峰回路轉之勢,我們認為 2023 年 A 股是一輪牛市。
興業證券表示,綜合指數與估值比價、30 日均線偏離度、擁擠度等指標看,隨著成長板塊的悲觀預期釋放,擁擠度壓力消化,相對性價比已逐漸顯現,而對于成長板塊中的高性價比方向,當前又到了可以掘金、布局的時間。站在當前時點,可重點聚焦成長中符合政策引導方向、明年有望高景氣或迎來邊際改善,且當前擁擠度已顯著回落的高性價比方向:信創 ( 計算機軟件、云計算、網絡安全等 ) 、半導體 ( 設備、設計、材料 ) 、消費電子 ( 顯示面板、汽車芯片 ) 、儲能 ( 航空發動機、碳纖維 ) 等。
光大證券張宇生在 2023 年 A 股市場展望中表示,2023 年,市場將會看到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即使當前市場已經有所反彈,但 A 股的資產價格仍然相對偏低,2023 年 A 股市場有較大的概率實現高收益率。盈利的修復會是支撐市場最核心的動力,其不僅是市場本身上漲的原因之一,也會對估值提升產生直接的影響。疊加信用修復與微觀資金的流入,市場上行將會有較高的確定性。配置方面,他表示,在內需改善成為經濟主要邊際變化的情況下,相較于成長,消費的景氣度將會逐步提升,這也與海外市場的階段性表現相一致??萍贾圃祛I域則需要更加細致的自下而上的選擇,高增長的細分行業或許仍將有不錯的機會。此外,疫情影響下充分出清的行業也會在經濟改善過程中有不錯的表現。主題投資領域,建議關注國企重估主題與安全主題,未來政策的牽引將會是驅動二者上漲的核心動力。
中信證券表示,2023 年 A 股將逐步聚力上行,延續已開啟的中期全面修復趨勢,進入二季度后上行動能更強,其中外資和私募是全年增量資金的主要來源。A 股行情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政策驅動,并已在途中,配置上建議聚焦精準防控、地產產業鏈和全球流動性拐點三條主線;第二階段行情由業績驅動,風格更偏成長,配置上建議重點關注 " 四大安全 "。
具體而言,首先是能源資源安全,關注傳統能源 ( 煤炭 / 油氣 ) 保供、新能源內需擴張、供需偏緊的關鍵礦產資源 ( 鋰、稀土 ) 。其次是科技安全,關注半導體產業鏈、信創 ( 計算機軟硬件 ) 、數字基建 ( 運營商、ITC 設備等 ) 。再次是國防安全,圍繞航空航天裝備及發動機、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求布局。最后是糧食安全,聚焦種源自主可控,搶占生物育種產業化機會。除 " 四大安全 " 之外,還建議關注全球份額持續提升的中國優勢制造業 ( 智能汽車、化工 ) 。
此外,還有多家外資機構也表達了對 2023 年 A 股上行的期待。高盛認為,自今年 11 月始,中國股市已出現了一個相對較強勁的牛市信號,預計此波牛市將持續。今年外資增持 A 股并非個別現象,而是代表了一種趨勢。它背后的邏輯是,A 股在全球市場動蕩時期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避風港。
野村東方國際表示,在防疫政策優化和刺激政策加碼的背景下,經濟周期性復蘇的預期迅速重燃,A 股超低估值已成為未來長期回報的有力保障。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瀟湘晨報記者郝詠琪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A 股 2023 年迎牛市?李大霄:最低建倉成本已一去不復返 千鈞一發風雞犬不寧雨交加25. 亮晶晶的星兒,像寶石似的,密密麻麻地撒滿了遼闊無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銀河,從西北天際,橫貫中天,斜斜地瀉向那東南大地。我英語學得很好,因此被選為英語老師的助手。337.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給韓信》 西窗過雨,怪瑤佩流空,玉箏調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a股,美債收益率,牛市,外資One may attribute (ascribe / owe) the increase (decrease / change) to …, but … is not by itself an adequate expla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