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1 月 25 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發布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
核酸檢測陽性人數 12 月 22 日
達到高峰(694 萬)后逐步下降
2022 年 12 月 8 日以后,全國(不含港澳臺,下同)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實行愿檢盡檢,同時部分地區對重點人群開展定期核酸檢測。各省份利用已有的核酸檢測信息系統,實時掌握核酸檢測數據。受居民檢測意愿影響,各省份核酸檢測量不斷減少,如 12 月 9 日檢測量為 1.5 億,2023 年 1 月 1 日降至 754 萬,1 月 23 日降至最低 28 萬。
2022 年 12 月 9 日以來,各省份報告人群核酸檢測陽性數及陽性率呈現先增加后降低趨勢,陽性人數 12 月 22 日達到高峰(694 萬)后逐步下降,2023 年 1 月 23 日降至最低 1.5 萬;檢測陽性率 12 月 25 日(29.2%)達高峰后逐步下降,1 月 23 日降低到 5.5%。
全國報告人群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數及陽性率變化趨勢(數據來源于 31 個?。▍^、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下同)
抗原檢測陽性數及陽性率
波動下降
2022 年 12 月以來,部分省份建立居民抗原檢測信息收集應用程序(APP),居民可自愿上傳抗原檢測結果。結果顯示:
各省份報告抗原檢測量較低,呈現逐漸減少趨勢,從 2022 年 12 月 19 日的最高 189 萬下降到 2023 年 1 月 23 日的最低 10.5 萬;
抗原檢測陽性數及陽性率自 2022 年 12 月 9 日快速上升,12 月 22 日達高峰(33.7 萬、21.3%)后波動下降,2023 年 1 月 23 日降至最低,分別為 4773 和 4.5%。
全國報告人群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陽性數及陽性率變化趨勢
發熱門診(診室)就診人數
較峰值下降 96.2%
全國(不含港澳臺)發熱門診(診室)就診人數于 2022 年 12 月 23 日達到峰值 286.7 萬人次,隨后連續下降,2023 年 1 月 23 日下降到 11.0 萬人次,較峰值下降了 96.2%。
全國發熱門診(診室)診療人數變化趨勢
全國鄉鎮衛生院發熱門診(診室)就診人數于 2022 年 12 月 23 日達到峰值 92.2 萬人次,隨后波動下降,2023 年 1 月 23 日下降至 5.0 萬人次,較峰值下降了 94.6%。
全國農村地區鄉鎮衛生院發熱門診(診室)就診人數變化趨勢
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門診(診室)就診人數于 2022 年 12 月 22 日達到峰值 195.4 萬人次,隨后連續下降,2023 年 1 月 23 日下降至 5.9 萬人次,較峰值下降了 97.0%。
全國城市發熱門診(診室)就診人數變化趨勢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數
較峰值下降 79.0%
全國在院新冠感染者于 2023 年 1 月 5 日達到峰值 162.5 萬人,隨后持續下降,1 月 23 日下降至 24.8 萬人,較峰值減少了 84.8%。
全國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每日變化情況
全國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重癥患者數量于 2022 年 12 月 27 日至 2023 年 1 月 3 日期間每日增量近 1 萬,1 月 4 日增量明顯下降,1 月 5 日達到峰值 12.8 萬,隨后持續下降,1 月 23 日下降至 3.6 萬,較峰值下降了 72.0%。
全國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陽性重癥患者變化情況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數于 1 月 4 日達到每日峰值 4273,隨后持續下降,1 月 23 日下降至 896,較峰值下降 79.0%。
全國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變化情況
此輪疫情流行株為BA.5.2 和 BF.7
未發現新的變異株
2022 年 12 月 1 日至 2023 年 1 月 23 日,全國共報送 10165 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組有效序列,全部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共存在 24 個進化分支。
報告指出,監測結果表明,此輪疫情流行株為 BA.5.2 和 BF.7,未發現新的變異株。
廣東以 BA.5.2 為優勢株
新冠病毒變異分省份情況。北京和天津以 BF.7 為優勢株;江蘇和內蒙古 BF.7 和 BA.5.2 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 BA.5.2 為優勢株。
各省份新冠病毒變異監測情況
知多 D:
探望老人要注意啥?
老人低燒、干咳咋用藥?
春節期間仍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而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發生重癥的高危人群。
春節期間探望老人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出現低燒、干咳等癥狀如何用藥?
圍繞公眾關心的防疫問題,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常務副主任孫曉紅、副主任醫師王秋梅以及藥劑科主任藥師梅丹等專家作出解答。
問:春節期間探望老人要注意什么?
答:在探望還沒 " 陽 " 過的老人之前,要通過核酸或抗原檢測等方式做好自身篩查,以確保不增加老人的感染風險。
對 " 陽 " 過的老人更要悉心呵護,幫助他們完全康復。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康復過程更長。老人在呼吸道癥狀消失后,全身仍可能較為虛弱,存在乏力、疼痛或心慌等癥狀,需要逐步恢復。
因此,春節期間要保證老人 " 吃好睡好 ",不要安排過于密集的日程;同時增加對老人健康狀況的關注,必要時及時送醫。
問:老年人出現低燒、干咳等癥狀怎么辦?
答:發燒是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癥狀之一,但老年人發燒可能并不明顯,甚至出現體溫低于 35 ℃的情況。老年人體溫不超過 38.0 ℃時,可以先觀察,無需用退燒藥。
干咳是老年人感染的常見癥狀,輕度咳嗽不建議使用鎮咳藥物,可適當含服含片等,緩解咽喉疼痛和咽干的癥狀。癥狀嚴重者可選擇鎮咳化痰藥物,以清除痰液為主。若痰液較多,避免過度鎮咳,可用俯臥位呼吸、叩背等方法幫助老人排痰。
問:老年人可以用退燒藥嗎?
答:在服用退燒藥時,要注意補水,避免大量出汗造成脫水等問題。過量使用退燒藥也有潛在的、損傷肝腎功能的副作用,切記不能因為體溫不退而混合或頻繁使用退燒藥。
平時服用多種藥物的老年人在服用退燒藥時,需要考慮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不確定自己服用的藥物是否受退燒藥影響,應先咨詢醫師或藥師。
問:需要給老人準備抗新冠病毒的藥物嗎?
答:抗病毒治療有利于減少新冠病毒感染者發展為重癥的風險,但目前指南推薦使用的抗病毒藥物都強調要在醫療機構和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對于合并基礎病的老人,還要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并且需要根據患者的肝腎功能情況調整劑量。
如果不明確是否能與新冠治療藥物合并使用,建議家屬將老人的日常用藥列出清單來咨詢醫生或藥師,確保用藥安全。
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新華社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中疾控最新通報,信息量大!豪言壯成人之空氣清醒美語16. 指尖跳動,舞蹈在自我的世界,而心被風吹拂著,在微涼的紅塵深處,一枚青苔滋生的記憶彌漫著。do harm to / do ... harm 傷害;對……有害83.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靄靄春空,畫樓森聳凌云渚。紫薇登覽最關情,絕妙夸能賦。惆悵相思遲暮,記當日、朱闌共語。塞鴻難問,崖柳何窮,別愁紛絮。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新冠,春節,高峰Even these days, when not all progress seems positive (nuclear weapons, air pollution, unemployment, etc.), the belief remains that for every problem there is a rational solu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