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文 / 林崗
由歷史的冤家到清遠文壇的雙璧
清遠市的詩歌活動做得有聲有色,詩人的踴躍參與度和活躍度均是有目共睹。難能可貴的是在清遠,現當代文學史上的一對詩冤家——新詩與舊詩,握手言歡,其樂融融,共同聚焦生態題材與主題的創作。
新詩與舊詩由歷史的冤家而成當代清遠文壇的雙璧。這現象放眼全國各地詩壇都是不多見的。新詩的生態詩以詩人華海為代表,把現代環境保護和生態均衡理念融入詩行,為當代新詩發展拓開新路,已經自具理路,自成風格。但舊詩的生態詩又是怎樣的,這種現代理念與舊詩形式的融合能做到新詩那樣得心應手嗎?我以前沒有關注,也沒有概念。
清遠評協主席李代權兄給我發來他們最近舉辦舊詩活動的實績:與《清遠日報》聯袂,每日一首以生態為主題的詩,配圖發表?;顒游娙嗽掠训仁逦慌f詩愛好者參加,各人寫詩多寡有別,三四個月累積下來,合成一集,得詩恐有數百首之多。我得此機緣,粗讀一過,對舊詩的生態寫作略有感觸和啟發。
舊詩本來就存在非常強大的山水田園詩傳統,這對當今大力推廣生態題材和主題的舊詩寫作十分有利。這一悠久的詩傳統提供了大量成功的范例,足供詩人寫作借鑒。田園詩本身就蘊含了人與自然平衡的觀念,自然景觀之美在田園詩的傳統里也存在獨立的價值。這些都與當代生態文學的理念接軌,我們當然可以把它們看做是當代生態文學的前身。
不過我認為兩者還是存在差別的。不是按照田園詩的路子寫作自然而然就成了生態詩。舊詩體裁而融入現代生態視角和觀念,如今只是邁出了第一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嚴格地說,生態觀念不是自古而有,而是有鑒于現代工業科技和都市文明的進展,造成了人與自然的疏離,產生了危害人自身生存的環境惡化,對此種現代的 " 文明病 " 思以補救而產生的思考。
當代融生態理念入詩不在于孤立贊美自然,更在于從環境的衰變現象觸發敏銳的識見,對社會起到匡正救弊的作用,助力社會在發展與生態的矛盾困境中重回均衡的軌道。
不是筆涉自然就自動具備生態視角
新詩的生態寫作起步早,更兼形式自由活潑,無論語言表達和修辭都能較好地配合意圖的表達,所以成績較大。但對舊詩而言,生態寫作是個新事物。舊詩形式固定,節奏、韻味、修辭皆有一定之規,如何在二十余字的狹小語言空間容納當代生態審美的訴求,確實是一個新挑戰。因為很容易把贊頌自然景觀就當成理所當然的生態訴求。其實,兩者之間還是存在微妙差別的。
例如集中一首《觀白鷺捕魚有感》:" 世間物競皆如此,適者生存弱者亡 "。詩人有感于物競天擇,詩句流露的雖是自然的義理,但究竟不能當做生態的觀念。不是筆涉自然就自動具備生態視角,生態視角在今天是一種人為的訴求。人為活動造成的環境失衡再以人為的努力使人與自然的關系返歸融洽和諧,才是生態的訴求。
不過在這數百首題圖詩中我也感受到純粹田園詩在當代的蛻變,舊詩形式在清遠詩人那里正在從古人田園詩的格調中走出來。這是值得肯定的進步。
古人的田園詩雖說重在刻寫田園美景,但無不隱含詩人林泉高致的人格自我,景物是用來襯托詩中這個自我的。這在舊詩的表現中已經成為慣常的套路。清遠詩人的生態詩已經明顯地擺脫了舊詩的這套路,將當代人生活欣欣向榮的歡樂心情注入到田園山水的美景之中。那個獨標高潔的自我在詩中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歡樂、健康和積極的欣喜氣氛,而這正是新時代的當代精神。
如曾新友一首純寫景詩《賞連山雙龍湖》:" 磨平湖面引明眸,興致白鴨搶鏡頭。一陣清風剛使勁,青山向水話沉浮。" 詩人捕捉湖面的瞬間景象,寫出自然的生趣盎然,由靜入動,表現自然的活潑氣象。又如莫祖穎的《山金水銀》:" 白鷺追云上碧空,浛洸野外有飛鴻。青山秀水金銀寶,綠草芳林富路通。" 寫景闊大,短短的詩句,化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是成功的嘗試。
見物欣喜、心胸舒朗自然投射時代精神
詩固生于憂患,但詩也生于升平。新時代升平之世正是需要詩人抒寫美好生活。這批題圖詩正是清遠詩人書寫當代清遠美好生活的詩作合集。尤其是詩配圖這一形式,有圖寫真,有詩為證。
如邱秀蓉的《翠鳥》:" 安住村邊綠水湄,和鳴翠鳥喜相追。溫情漫入晨光里,四野秋風習習吹。" 按詩題應分類為狀物詩,但這首狀物詩有一種人間的溫情,詩語聚焦關注點不在翠鳥之生動自然,詩人筆狀之物無非是人間溫馨氣象的點綴。
一首二十八字的舊詩如何寫出時代精神?其實并不需要師習常見套語,詩人能見物欣喜,心胸舒朗,則時代精神自然投射在詩人的教養之中而見諸文字。
題圖詩集中有八位詩人寫了詠荔枝詩。想必清遠物華天寶,多生此嶺南佳果,惹得眾詩人不約而同詩興大發。雖是同詠一物,但各人構思的關注點不同,各見巧思。
邱秀蓉寫物粗放,結意在豐收喜悅;張海英 " 紅衫身著滿枝彤,新熟飄香味正濃 ",佳處在擬人,不乏生動;羅發勝 " 雪肉冰皮別樣紅 ",詩句別致醒目;馮兆烈末句從杜牧詩點化出來,然此 " 妃子笑 " 不同彼 " 妃子笑 ",韻味悠然,堪稱創意;黎錫光則古今對比,同是荔枝,古是 " 席上珍 ",今為 " 尋???",構思別出心裁;黃國倉詩結句在網絡助益碩果豐收,想他人所不能想;羅東文以荔枝滿枝頭喻 " 幸福人生多向往 ",契合當下生活;潘慶賢詩句 " 典句千年妃子笑,向陽黨日畫紅旗 ",一名嵌兩意,以物擬人,亦見用意之深。
古人認為,詩可以觀志。這八首同題的荔枝詩,也可以見得詩人的心智微有不同。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責編 | 吳小攀
校對 | 李紅雨
林崗:從田園詩到生態詩 以艷陽高人如潮涌照少勝多不是不想戀愛,而是不想隨便的戀愛。最好的承諾,不是愛你一萬年,而是根本不需要承諾。不是不想說,只是不知道該怎么說,能和誰說。有時候,發現自己一夜之間長大,卻看不到自己的未來。我很抱歉,明天我不能參加那場關于美國歷史的演講。348.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小重山 章良能玉[王當]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清遠,文學,時代精神,美好生活,白鷺29、Merry meet, merry p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