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進入 12 月,云南省大理市洱海邊的小村落古生村的氣溫仍有十幾攝氏度,這里正值一年中第二個農忙時節—— " 小春 ",這是大理本地慣用的說法。" 小春 " 播種的作物,第二年初夏才完成收獲。
此刻,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叢汶峰和學生們正在田間忙碌,種植油菜和蠶豆。
中國農業大學古生村科技小院成立于 2022 年 2 月。小院成立以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大資環學院教授張福鎖帶領農大團隊在探索 " 多學科交叉、多院校聯合、多主體融合 " 的新模式,希望能夠通過綠色高值種植模式,打造洱海保護、農業增值與農民增收協同共贏的樣板。
叢汶峰介紹:" 綠色高值是目前農業領域的新概念,簡單講是農業生產綠色低碳降污與農產品高產值的有機統一。"
叢汶峰今年在古生村的駐扎時間已經超過 8 個月,為了不耽誤 " 小春 " 種植,9 月底在北京上完課,第二天他就趕飛機來到了大理。他說:" 只有在現實場景里去做多學科交叉,只有在實戰中才能發現農業生產面臨的問題是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
油菜是大理政府主推的環境友好型的 " 小春 " 時節作物之一,但是長期以來面臨著種植粗放、產量低、經濟效益差等問題。為此,叢汶峰等在張福鎖院士的帶領下,聯合華中農大、中國農科院、云南農大、云天化集團等院校企業,正在試驗 " 洱海流域油菜綠色高值模式 ",這個模式通過引進富硒油菜薹新品種、生物可降解膜和綠色智能肥等新型投入品,結合綠色種植技術,可望實現油菜減肥 30%、增產 20% 等目標。
科技小院還整合了多個科研院所的資源,僅以種子為例,就包含了來自中國農科院、華中農大、云南農科院的多個多功能油菜品種,特別是中國農科院的 " 硒滋圓 2 號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漢中領銜研發,結合張福鎖院士團隊設計的周年油菜薹新模式,預計可以讓當地農民僅靠種植油菜薹就實現每畝年收入 20000 元。
叢汶峰說:" 別看首批試點的試驗田只有 260 畝,但是這里卻整合了育種、栽培、土肥、灌溉、植保、農機等多學科的資源。"
旅游是大理的支柱產業,在春季綻放的油菜花也是當地重要的旅游資源。為此,科技小院的師生因地制宜,針對重點發展旅游業的海西地區,推廣薹油兼用油菜新模式,既保障了洱海旅游觀光的需求,又幫助農民額外增收一季菜薹收入。
住在農民家中,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為農民提供 " 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零費用 " 的科技服務是科技小院的特色。目前,有包括張福鎖在內的 20 多名老師和研究生常駐古生村。
" 我們就是要通過大家一起努力,讓老百姓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在綠色高質量發展上成為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的榜樣,讓全世界都來分享我們的經驗,來分享中國方案。" 張福鎖表示。
(本報記者 陳鵬 本報通訊員 劉錚)
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探索農業綠色高值新模式 左顧右盼日高三星羅棋布尺26. 感情是女生的全部,卻只是男生的調劑98. We should strictly follow traffic rules rather than complain about traffic jams.(2013.江蘇)365.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豆沤裥≌f》 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衷垢?、忽斷花風,碎卻翠云千疊。人隨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院士,大理,洱海,院校It has taken a long time to convince the public that free enterprise does not mean that a company should be free to pollute the air, foul the rivers, and destroy the fore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