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電腦游戲 手機游戲 翻譯軟件 動漫下載 電影下載 電視劇下載 游戲攻略
標題 | 大學生返鄉記:有人面臨“加碼”,被告知“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 |
分類 | 熱點事件 |
內容 | ***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實習生 王子伊 中青報 · 中青網記者 焦晶嫻 在出過陽性病例的宿舍樓終于轉為 " 低風險地區 " 后,研一學生李靜下定決心返鄉," 因為不想再反反復復被封了 "。 11 月下旬以來,北京、廣州等地疫情防控形勢變得復雜,不少學校發布 " 可以請假返鄉 " 的通知,用 " 點對點轉運 "" 班車接送 " 等方式將學生送到車站、機場。 不少前幾天還在網上搶購物資的學生,開始在倒賣閑置物品的微信群 " 瘋狂 " 轉手囤積的物資。有人把手里攢的感冒發燒、腸胃炎用的常用藥,發在微信朋友圈,供有需要的同學自取。為了順利返鄉,不少學生在走前一晚跑到實驗室、自習室睡,防止臨走前被封控在宿舍樓。 在疫情帶來的 " 不確定性 " 中讀了 3 年書的學生們,匆匆搶票、打包、拼車,急忙登上列車或飛機。有人順利 " 回家 ",沒用上為集中隔離而帶的吹風機。也有人在查閱當地政策、做好居家隔離的準備后,在車站臨時被拉去集中隔離,在幾番投訴下,轉為居家隔離。 賽跑 11 月 29 日后,幾乎每天早上醒來,大四學生金鉉的學校都會有宿舍樓出現核酸異?;蜿栃?。有同學稱之為 " 狼人殺 " 游戲。" 天黑請閉眼。預言家,你想查驗誰的身份?好的,他是陰性。" 一覺醒來,天亮了。"xx 樓今天被封控了。大家可以開始新一輪的猜陽。" " 能走盡快走,晚點可能就走不了了。" 有班主任在群里發布通知。 商量好和社團的朋友一起 " 跑路 " 后,金鉉迅速打包、訂票。和她一起訓練的學弟,原本打算留守學校,在微信名稱加上 "(堅守圍城版)" 的后綴,3 天后決定回家,清空了括號里面的內容。 ![]() 研三學生李瀟記得,學院導師近期也開始勸導學生返鄉。12 月 2 日,他下定決心提交返鄉申請,20 分鐘左右就被通過。他打電話詢問社區,得知從北京市海淀區返回南京無需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只需 3 天居家健康監測," 挺意外的 ",就立馬買了票。 2 日晚上,他擔心宿舍被封控,第二天走不了,就在教學樓同學的工位上趴了一晚。學校提前開通 " 返鄉送站專線 ",班車將學生直送北京西站、北京南站、豐臺站、首都機場等站點。抵達北京南站,他發現 " 滿地都是大學生 "。無論是車站到車上,他感覺大家都沉默無言," 比靜音車廂還安靜 "。 在哈爾濱高校讀金融專業的大三學生陸可雨,同樣是離開的幸運者。從 8 月中旬開學一直到 11 月末,她所在的學校一直處于管控狀態,外賣暫停,除非生重病,否則不能外出。陸可雨的頭發從下巴以上的位置,一直長到了肩上。 11 月 24 日晚上八九點,學校緊急召開會議,通知同學們 " 可以請假返鄉 ",期末考試也推遲到春季學期舉行。然而,第二天的下午 5:55,班長就在群里發布緊急通知:" 根據省里統一要求,當前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目前沒離校的同學暫停離校,已經買票的同學盡快退票,一切審批手續作廢,門衛不再接收。" 一群拎著行李箱的同學們 " 潮水一樣 " 涌到學校后門。校領導過來后,同意放他們走。陸可雨的舍友聽到消息,立馬收拾衣服出校,桌子上的牛奶還有一半沒喝完。另一個舍友,剛洗完的衣服還沒有收,就著急地跑了出去,脫下的拖鞋被甩飛," 這里一只,那里一只 "。 當天晚上,哈爾濱下了雪。校門口的司機繞開打車平臺,坐地起價。陸可雨的一個同學,家住在附近區縣,以前打車回家 70 元,那天花了 500 元。 即便是這樣,依然 " 一車難求 "。等待回家的同學,在零下 9 度的冷風中,擠在學校門口。學校附近賣雞公煲的商戶看不下去了,發了條朋友圈:" 可憐的孩子們,暫時沒地方去的,可以來我店里避避寒。" 變化 陽性病例被轉運的 5 天后,宿舍轉為 " 低風險區域 ",李靜馬上把專業書和電子產品塞進小行李箱,買好了兩天后,即 12 月 4 日回云南曲靖的票," 一切從簡 "。 12 月 2 日,她家所在縣的防疫政策要求,所有外省返鄉學生都要集中隔離。為了等當地防疫政策調整,李靜一直沒向社區報備,直到 3 日晚上,社區組建的 " 在外就讀大學生信息排查群 " 發布紅頭文件,將 " 集中隔離 " 改為 " 居家隔離 "。 她立馬向社區報備,社區網格員感嘆," 你運氣真好 ",還和她約好,讓她回來當防疫志愿者。12 月 4 日一大早,她坐在高鐵上,看著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 真的特開心 "。從早上 5 點到晚上 6 點,她不吃不喝,一路上沒摘過一次口罩," 生怕帶回一丁點病毒 "。 但在出站時,聽說她從北京市朝陽區返回,工作人員驚呼了一聲,她隨即被防疫人員攔下,然后被告知需要集中隔離。工作人員拿出紅頭文件,上面提到從北京的高風險地區返回需要集中隔離,而她在國務院小程序上查詢到,自己宿舍樓所在位置為低風險區域。但工作人員無意與她爭論," 除非領導在群里說放你走 "。 12 月 1 日,在法學院念大二的喬喬,在返回江蘇省淮安市時也被 " 集中隔離 " 搞得措手不及。 喬喬觀察到,車站大廳里,一個市七八個區的人,不分先來后到,全擠在一起登記," 場面十分混亂 "。工作人員一會兒說 " 社區來人接就可以回家 ",一會兒又說 " 區里會統一安排集中隔離 "。各區的工作人員說法不一,問起來,就答 " 我是 xx 區,我不知道你們那里 "。 喬喬被區工作人員告知要 " 集中隔離 "。她感到困惑,自己之前就詢問過街道辦,做好了 7 天居家隔離的準備,甚至把大部分行李都郵寄回了家。但喬喬只能 " 配合 "。她和來接站的父母隔著攔線告別,怕打濕口罩,只能忍著眼淚,坐上了轉運的大巴。 和喬喬一同集中隔離的有 10 個人,都是大學生。沒人告訴他們此行去哪,要多久。幾十分鐘后,車輛停在工廠附近,周圍像是 " 一片荒地 "。 接近 0 度的環境下,衣著單薄的喬喬凍得手腳冰涼。直到夜里 12 點,她才辦好入住登記。聽說她已經大半天沒吃飯,負責登記的工作人員給了她兩桶泡面。 隔離點由職工宿舍改造,樓道積灰厚重,燈光昏暗,酒精、試劑、推車隨意擺放。喬喬經一同隔離朋友的微信視頻 " 指引 ",才兜兜轉轉摸到準確的地點。她踏入隔離房間,環顧四周,浴室用布簾子隔著,開水壺 " 臟兮兮的 ",靠床的插座無法正常使用,還可以聽到小孩的哭鬧。 ![]() 一覺醒來,喬喬打電話給市、區、街道辦的疾控辦,收到的回復依舊不一。她聽到,市疾控辦說 " 可以居家隔離 ",區疾控辦說 " 北京返鄉的必須集中隔離,后續社區出具材料才可以接回家 ",街道辦推翻了 7 天居家隔離的承諾,說 " 歸區里安排,不歸社區管 "。 喬喬又反復打給 12345 申訴,給國務院小程序留言,求助學校老師,幾乎把所有能想到的渠道都試過了。為了回家,她只能等待。 這些返鄉學生意識到,時間和地理位置是影響旅途順利程度的變量。一位 11 月 30 日從北京返回濰坊的學生,在被要求集中隔離時提出疑問:" 我北京的同學昨天、今天上午回濰坊,都沒被扣身份證、不用轉運,為什么現在就要這樣?" 對方回復:" 這是今天剛接到的通知。" 他又換了幾種角度,提高音量,表達訴求,并援引國務院的 " 二十條 "" 九不準 " 作為依據。一位中年男性工作人員,從板房的文件柜后走出,用手指著他的鼻子," 你別以為你在北京待了幾年就(怎么樣)……"" 我看你是上學上‘朝’ (山東方言,意為 " 傻 ")了!" 在寒潮之中露天站了 3 個多小時,他冷到一直做踢腿運動保持熱量,最終只能坐上轉運車。 一名 12 月 3 日從北京海淀區返回溫州、被集中隔離的學生告訴中青報 · 中青網記者,12 月 5 日,同校的朋友返溫變為居家隔離。和她一批返回的同學,因為所屬街道不同,有的提前結束了集中隔離,而她仍需完成剩余一天的集中隔離,并被告知 " 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 "。 " 我拒絕 " 剛到隔離點,李靜打完一圈市疫情防控辦、信訪局和云南省政務服務平臺的電話,都沒得到答復。給她看紅頭文件的防疫人員雖然態度強硬,但當她哽咽著說自己一天什么都沒吃,對方著急了,連說 " 這可不行 ",給她立馬拿來了餅和泡面,說自己家的孩子也上大學,也在集中隔離點待著," 狀況也不太好 "。 也有人的質詢得到了答復。在廣州高校讀研一的田恬,靠著 " 我拒絕 ",在沒有發生沖突的情況下,從 " 集中隔離 " 變為 " 居家隔離 ",進而爭取到 "5 天 5 檢 "。 她的飛機 11 月 30 日晚在山東煙臺落地。在去往威海分流點的轉運車上,田恬看到了幾小時前廣州市新聞發布會的消息——宣布調整疫情防控措施。 當天,以 " 雪窩子 " 著稱的威海下了今年第一場雪。高速路被封,往日一個小時的路,開了快 3 個小時。 ![]() 凌晨 1 點多,田恬被拉到一個類似 " 產業園區公寓樓 " 的地方。她和登記信息的工作人員說:" 我拒絕參加集中隔離。有什么問題,讓你的領導直接聯系我。" 對方說:" 你現在走掉,不是我們的責任,應該是上一個環節轉運的責任。" 田恬回頭看,轉運的工作人員馬上關上車門,開著大巴車跑掉了。 就這樣,田恬乘上父母的車?;丶衣飞?,她一連接了 7 個電話,始終保持態度平和。其中一個人威脅她:" 你這樣走掉了,不怕警察來抓你嗎?" 過了一會,警察態度客氣地打來電話,了解情況,倒沒把田恬怎么樣。 到家后,田恬繼續被社區的各種電話 " 轟炸 "。但自始至終沒有工作人員露面,除了口頭通知,沒人給田恬家貼封條、裝門磁。 12 月 2 日下午 5 點多,一家人正等著 " 上門核酸 ",有人打來電話,確認田恬是從低風險地區來的,告訴她 " 可以自己下樓做核酸 ",需要 5 天 5 檢。 田恬很意外。彼時,她所處的小區正經歷 " 臨時管控 ",路上除了加油站,還有大一點的藥店外,其他店鋪都關著。馬路上放著路錐,不讓車通行。每個進出的車輛,都要和站在路口的警察解釋 " 為什么在外面 "。 在一片安靜中,田恬出門摸到一捧雪,第一次出小區做了核酸。 打了 20 個投訴電話后,喬喬也終于迎來了轉機。12 月 2 日晚 7 點,她所在的社區同意居家隔離,喬喬需要自己寫好申請書,社區負責人簽字蓋章,拍照上傳走程序。第二天核酸和環境采樣結果出來后,喬喬穿著防護服,回到久違的家。 一些沒有被 " 加碼 "、順利到家的大學生,大多第一時間去做了 " 封校 " 期間沒能做的事。陸可雨經歷 25 小時的列車,順利回家,當晚去理發店剪短了 " 封校 "3 個月沒剪過的頭發。 李瀟到家后無需居家隔離,只需每天去小區里的核酸點做核酸。他從微信群里得知,同一天出發的室友返回湖南后,被要求集中隔離,住在板房里、沒有空調和暖氣,只能用吹風機取暖?,F在,他們的宿舍樓因為又出現陽性病例,已經被封控管理。他覺得自己 " 很幸運 "。 他做好了明年春天回校的準備,但又擔心明年的畢業典禮可能受影響。2020 年夏天,他本科畢業時,就沒能見到所有的同學。 有的同學在校內建起名為 " 學子回家 " 的微信群,截至發稿,已有 80 個成員。大家互相分享對層層加碼說 " 不 " 的策略。有的大學老師給學生發了 " 九不準 " 截圖,說有人攔就給他看——不準對符合條件離校返鄉的高校學生采取隔離等措施。 12 月 5 日下午,在隔離點趕論文的李靜接到曲靖衛健委的電話,稱明天政策可能會調整,只要不是密接,健康碼是綠色,就會對集中隔離的所有返鄉人員進行解除隔離。 據了解,各地正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全面、準確、完整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 " 二十條 " 措施要求的精神,落實好返回人員防控措施。 李靜想起離開北京時,送她的網約車司機安慰她,前兩天街上空蕩蕩的,現在街上的車多了不少," 會好的,一天一個樣 "。她希望明年春天,能和入學后還沒能見面的同學去居庸關長城,看山桃花," 我有信心,下一年會好的。" (文中采訪對象均為化名)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大學生返鄉記:有人面臨“加碼”,被告知“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 沉魚落雁金碧輝觀眾多(座無虛席)煌19. 如果你們是藍天,我愿做襯托的白云;如果你們是鮮花,我愿做陪伴的小草;如果你們是大樹,我愿做點綴的綠葉……我真誠地希望我能成為你生活中一個歡樂的音符,為你的每一分鐘帶去祝福。作為一個活躍的年輕人,我喜歡體育運動和戶外活動。王勃14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端投派俑问裰荨?nbsp; 壽陽空理愁鸞,問誰調玉髓,暗補香瘢?細雨歸鴻,孤山無限春寒。離魂難倩招清些,夢縞衣解溪邊。最愁人、啼鳥晴明,葉底清圓。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李靜,陸可,隔離點70、You canno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
隨便看 |
|
哈斯迪拉游戲下載網游戲攻略欄目提供軟件使用教程、手機游戲攻略等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