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11 月 24 日,瀟湘晨報記者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該廳在全國率先發布了《村 ( 社區 ) 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與服務規范》 ( 以下簡稱《規范》 ) 。該規范立足湖南實際,在村 ( 社區 ) 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與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創新,讓基層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規范》明確,一個行政村(社區)應設置 1 個文化服務中心,區域較大的可設置 1 個以上文化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應應整合各級各類面向基層的公共文化資源,堅持合理規劃和科學布局的原則,根據區位條件、經濟狀況、人口規模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合理設計。文化服務中心的服務應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原則,提供便捷的服務設施和安全、整潔、舒適的服務環境,提升群眾滿意度。
對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規范》還做了詳細要求。文化服務中心可依托村(社區)黨組織活動場所綜合服務設施、文化活動室、閑置中小學、新建住宅小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以及其他綜合公共服務設施進行建設。文化服務中心改建或擴建項目,應充分利用原有場地和設施,采取盤活存量、調整置換、集中利用等方式進行建設。文化服務中心宜與旅游景點等當地特色人文景觀融合建設,打造本地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村(社區)行政區劃調整時,應尊重當地文化習俗,盡量保留原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方便群眾參與文化活動。文化服務中心外觀應簡樸整潔大方,與周邊環境、村莊風貌等相協調,宜結合當地民俗文化、環境特色進行美學設計。建筑的構造、設施設備的配置等應符合相關安全和環保要求,并考慮老年人、殘障人士、嬰幼兒、孕婦等群體的特殊需求。此外,《規范》要求,文化服務中心文化活動廣場建筑面積宜不小于 500 平方米,其他各功能區建筑面積總和宜不小于 200 平方米?;A服務設施設備配置應包括文化活動廣場、多功能文化活動室、培訓教室、書刊閱覽室以及公共數字服務設備等。
《規范》還明確,文化服務中心的職能包括但不限于為群眾提供多功能文化服務,開展基層黨員宣傳教育工作,開展文旅咨詢服務工作以及配合做好其他公共服務。文化服務中心的服務內容包括陣地服務、書刊借閱、數字化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政策宣傳教育服務、公益便民服務等,每周開放時間不應少于 42 小時、年開放時間應不少于 300 天,且法定節假日和學校寒暑假期間,應適當延長開放時間。每年應組織面向全村(社區)群眾開展綜合性的大型文化活動不少于 1 次,每年舉辦單項性文體娛樂活動不少于 4 次。
《規范》還對文化服務中心人員配備提出了明確要求,文化服務中心管理人員應具備相應的組織能力和群眾工作能力,宜具備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少數民族自治地區和有地方方言需要的地區應配備一定比例的熟悉本地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或地方方言的工作人員,鼓勵 " 三支一扶 " 大學畢業生、大學生村官、志愿者等專兼職從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管理服務工作。文化服務中心專兼職人員應每年繼續教育和業務培訓,且培訓時間不少于 5 天。文化服務中心應建立 1 支以上相對穩定并經常開展活動的群眾文藝團隊。
據悉,自 2021 年以來,湖南相繼出臺多項公共文化服務規范與地方標準,包括《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與服務規范》、《湖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行業指導標準 ( 2021 年版 ) 》、《湖南省公共文化機構服務效能評價指標體系》等。此次發布的《村 ( 村區 ) 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與服務規范》旨在統籌推進村 ( 社區 ) 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其服務效能,切實保障基層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該《規范》將于 2023 年 1 月 10 日起正式實施。
瀟湘晨報記者徐海瑞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湖南率先出臺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與服務地方標準 雍容華貴心猿意九霄云外馬30. 親情能滋潤人的心田,使生命之舟灑滿陽光;它是一種隱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一種而深厚的情感,它可以沖破時間空間的阻礙,讓兩顆心緊緊相擁。94. Watching films is regarded as a good means of entertainment.(2017.江蘇)16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肚迤秸{》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湖南省,湖南,業務培訓,統籌,文化旅游However, the author fails to acknowledge and rule out other possible causes of such accid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