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你見過用將近 500 ℃高溫的烙鐵在宣紙上作畫嗎?在張家界武陵源,鄧師華從事的就是這樣一門藝術——烙鐵畫。
△鄧師華在創作烙鐵畫。鄧師華供圖
烙鐵畫又被稱為 " 火針刺繡 ",畫家用燒紅的筆尖在木板或紙張上燙出細膩的畫筆,勾勒出深淺濃淡的效果,如刺繡一般纖毫畢現,既有工筆畫之精妙,亦得水墨畫之意境。
幾年前,鄧師華結識了烙鐵畫大師胡剛,從小熱愛繪畫和書法的鄧師華,被這門以火為墨、以鐵為筆的藝術深深吸引。2016 年,50 歲的鄧師華辭去原本的工作,和朋友集資辦起了烙鐵畫文化產業開發公司,知命之年,他決定追一個關于烙鐵畫的夢想。
他用烙鐵在紙上畫張家界風光
在張家界武陵源的梓山漫居,鄧師華暫用的畫室內,四周擺滿了烙畫的張家界風光。
1966 年出生的鄧師華,土生土長的張家界人。在他眼里,家鄉美不勝收,四季都有獨特的風景和韻味,而烙鐵畫恰能展現家鄉張家界的絕世風采,還可以豐富張家界文創產業的多樣性。
鄧師華指著一幅御筆峰烙鐵畫對記者說:" 你看御筆峰,山峰就像竹筍一樣一根根的,很有特色,像是巧工能匠慢慢鍍上去的,很有美感,尤其是下雨天。(這幅畫)有晴有霧,特別漂亮。"
正如鄧師華所說,他畫上的御筆峰秀麗非常,林木參差而立,別具韻味,一些山峰籠罩在一層朦朧的薄霧之中,分外迷人。
" 你們可以過來試試。" 鄧師華放下手中的電烙畫筆,對記者說道。在鄧師華的指導下,記者嘗試學習這門藝術,記者發現,烙筆熱度較高,單手難以把握,鄧師華表示:" 把左手放到右手上做支撐,這樣有力度,你才能控制筆畫。" 高溫的銅制筆尖碰到木板,停留太久有燒壞的風險,停留太短又難以留筆。
△鄧師華在宣紙上用烙鐵畫的《張家界風光》 圖 / 王麗姣
可令人驚奇的是,鄧師華不但有在木板上烙出的作品,還有在宣紙上烙出的畫作,相比于木板,宣紙脆弱,一不小心就會燙破,鄧師華卻創作出了一幅完整的《張家界風光》。鄧師華說:" 這幅《張家界風光》燙了三四天,在紙上燙難度加大,要小心翼翼,同樣一幅畫在木板上燙的話,只需要半天。"
自詡 " 草根 " 的鄧師華學習烙鐵畫特別快,普通人花一年多時間 , 他僅用半年就深得要領。更難得的是 , 鄧師華沒有淺嘗輒止,而是日日精進技藝,他所創作的作品曾在全國非遺展覽中獲得獎項,還被張家界市武陵源區政府作為禮品多次傳遞到東南亞。
她在背后堅定支持丈夫的追夢之旅
雖然鄧師華極有天賦,但這個追夢的烙畫人也曾因為窘境想到過放棄。每當他想向現實妥協,妻子李金桃會說:" 不行,你都堅持這么多年了。"
李金桃是鄧師華追夢路上堅定的支持者。" 鄧師華以前開過出租車,也當過我們這里的村支書。他有時候想去干別的,我說不行,你都堅持這么多年了,干別的你就放棄了。" 李金桃說。
張家界烙鐵畫傳統美術工藝于 2020 年被列入張家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鄧師華正是這項工藝的 " 非遺傳承人 "。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烙鐵畫的魅力,鄧師華夫婦有一個 " 畫室夢 "。李金桃說:" 家里修個畫室,有人想學的話,搞一些桌子大家都可以體驗。"
鄧師華現在不局限于張家界風光的創作描摹,他說:" 我們可以畫全國各地的不同山峰,也會畫花鳥、動物、人物。" 鄧師華認為,這樣或許可以讓烙鐵畫被更多人認識和。
鄧師華夫婦對烙鐵畫傳承的擔憂,甚至多過自身的困境,這是他作為非遺傳承人的胸懷和擔當。首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在張家界召開在即,湖南省文聯等部門在鄧師華的烙鐵畫非遺傳承基地考察,鄧師華對此歡欣不已,他表示,希望全國游客可以看到和欣賞烙鐵畫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瀟湘晨報記者王麗姣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武陵源奇人 50 歲辭去工作追夢:希望全國游客看到烙鐵畫 鐵證如山萬狂奔飛馳象更新22. 或許只有在孤獨中,我們才能夠靜靜地默默地諦聽,諦聽這個燈火闌珊的城市,諦聽城市之外的曠野遠山,和比遠山更遠的一切生生不息的律動,同時也諦聽自己生命的足音以及深邃的內心。(勵志名言)或許在孤獨中,我們才能強烈意識到生命榮枯興衰的不朽輪回,從而坦然應對到來的一切。人生旅途中孤獨是必然的,在真正的孤獨中我們才能不斷地成長。上課之前,你最好準備充分并且對唐朝歷史有一個簡單的了解,這會使你上起課來更容易。賈島232.鳥宿村邊樹,僧敲月下門?!额}李凝幽居》 虞美人 葉夢得182杜甫:蜀相張家界,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南亞,文化產業67、Some thing is learned every time a book is ope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