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 中國文學盛典 · 魯迅文學獎之夜 ",將于 2022 年 11 月 20 日在北京舉行。第八屆魯迅文學獎 35 位獲獎者將齊聚一堂,在隆重典雅的頒獎禮上領受中國文學最高榮譽。晨視頻邀你一起見證文學的力量,共享文學的榮光。
香港北角街區的唐樓建筑里,理發店窗臺邊的老唱機正吟唱著懷舊爵士樂,理發師操持著老式剃刀,熟練且清晰地在客人的頸項、兩鬢間游走……這是作家葛亮在其榮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飛發》中所描述的場景。葛亮說,"《飛發》寫得是一群人對自己行業的信仰與堅守,也在關注傳統與現代、歷史與代際等問題。"
" 飛發 " 是粵語,原音應該是 "fit 發 ",當把 "fit" 讀得輕靈快速后,"fit" 便成了 " 飛 "。而 "fit" 的核心內涵是 " 使之合適 ",把頭發修整得合適,正好就是 " 理 " 的意思。在《飛發》中,葛亮通過對香港理發業與理發師的敘述,呈現出不同代際與流派的理發匠人對手藝的信仰與堅守,也同時折射出傳統行業在時代洪流中的傳承、變遷,人物命運與時代更迭共振,鉤沉出香港的風云過往。
為了寫好《飛發》,葛亮光顧了好幾家香港的理發店 " 以頭試發 "。" 因為師傅和顧客,是最為自然的互訴心事的角色關系?!w發’的過程,也是坦誠相待的過程,手與頭發,身體的碰觸,會產生一種相互的信任感。有關自己的事業,家事、人生的沉浮,都是在這個過程中,順其自然地展開。這遠比鄭重其事的訪談要放松與誠實。"
歲月靜默不言,唯有那些穿越時光的器物與技藝,在歷史的切片里留下痕跡。葛亮說,就像《飛發》里的理發師,他們是一脈相承的匠人,但也在時光的滌蕩中沉浮。"《飛發》中寫到一個細節,主人公翟康然的師母抱怨,如果當年沒有買幾千塊一把的椅子,用這些錢買樓買房,如今肯定是不同的生活……這個細節是真實的,來自于我接觸中的一位飛發師傅的慨嘆,但這位師傅并不后悔,因此我們很難完全從經濟學的角度,去衡量人生得失,也很難將人生所有的選擇與投入視為機會成本。"
在葛亮看來,作為技藝匠人,多少都有一些 " 我執 " 的成分在其中。" 所以我想寫的,便是他們的選擇,和潮流的同聲相和,也有與時代的摩擦和羈絆,這中間無關對錯,都是性情使然,不止是技藝,也會構建他們的整體人生輪廓。"
任何一種技藝,經過時間的長期打磨,都難免指向微觀。" 時代泥沙俱下,最終他們還是會面對時代的淘洗。是去是留,是變還是不變,這些都是選擇,是‘匠’的選擇,也是‘人’的選擇。只要人在時代中要往前走,匠人也必然要往前走。" 葛亮說。
記錄生活的文學,當然值得去記錄這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細節和人間煙火。葛亮認為,理發師在時代變遷之際的路徑改造和秩序堅守,都是 " 匠人 " 的精神所在。" 通過文學的方式,留存下這些懷舊的距離感與現實的真切感,把文化形態的成長過程,通過一些具象的人物和故事記錄下來,這是文學創作者需要去做的事情。"
葛亮說," 不光是從‘匠’的角度,而且是從‘人’本身的角度去記錄,我覺得小說是個很適合的載體,如果我可以一盡綿薄,也是很美好的事。"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魯獎作家訪談|葛亮:用文學留存下懷舊的距離感與現實的真切感 白風雨同舟浪滔含糊其詞天27. 正因愛心,流浪的人們才能重返家園;正因愛心,疲憊的靈魂才能活力如初??释麗坌?,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輝映;渴望愛心,如同世紀之歌渴望永遠被唱下去。65.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a choice between arts and science.(2012.安徽)53.既來之,則安之。 對西風、鬢搖煙碧,參差事流水。紫絲羅帶鴛鴦結,的的鏡盟釵誓。渾不記,漫手織回文,幾度欲心碎。安花著葉,奈雨覆云翻,情寬分窄,石上玉簪脆。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文學,香港,經濟學,風云Although we may not have conclusive scientific evidence of a cause - effect relationship, ample anecdotal evidence establishe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