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玉
根據聯合國報告《世界人口展望 2022》,到本月15日,全球人口將達到80億。這個數字在未來幾十年還會繼續增長,但增速會放緩,而且存在地區差異。
【增長持續】
法新社7日援引聯合國人口司的數據報道稱,1950年,全球人口為25億,達到80億意味著增加了兩倍多。
由于預期壽命和育齡人口的增加,聯合國預測全球人口到2030年將增長到約85億,到2050年將達到97億,并在20世紀80年代達到約104億的峰值,并保持這一水平至2100年。
然而,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2020年的一項研究估計,全球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但不會達到100億,到2100年將減少到88億。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Stan Emile Walsett認為,他的團隊采用了一種與聯合國完全不同的生育模型,估計的全球人口峰值較低,在90億至100億之間。
【增速放緩】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雷切爾斯諾告訴法新社,世界人口年增長率在1962年至1965年間達到2.1%的峰值,隨后在2020年大幅下降至不到1%。聯合國預測,由于生育率持續下降,到2050年,全球人口年增長率可能降至0.5%左右。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2021年,全球人口的平均生育率為2.3,即平均每個婦女一生生育2.3個孩子,而1950年為5個。預計到2050年,生育率將降至2.1。
斯諾說,目前,世界上大多數人生活在生育率低于“生育替代水平”的國家或地區。更替水平是指平均每個婦女生育2.1個孩子,這意味著出生和死亡人數趨于平衡,人口停止增長并保持穩定。
另一方面,全球平均預期壽命持續提高,疊加生育率下降,將加劇人口老齡化,增加老年人護理需求,影響勞動力市場和國家養老體系。
聯合國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平均預期壽命為72.8歲,比1990年多9歲;到2050年,平均預期壽命有望達到77.2歲。2022年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為10%,2050年將升至16%。
【地區迥異】
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的一半以上將集中在八個國家:剛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亞、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坦桑尼亞。
據斯諾稱,不同地區之間的平均年齡差距“從未像今天這樣大”。目前,歐洲的平均年齡為41.7歲,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為17.6歲。
斯諾認為,未來平均年齡可能會逐漸趨于平衡,但與過去各國的平均年齡不同,未來各國的平均年齡可能大多處于老年期。
根據《世界人口展望 2022》報告,印度預計最早將在2023年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并在2050年達到17億,盡管其生育率已經低于生育替代水平。(完)(新華社專特稿)
再過 8 天,全球人口將達 80 億 骨以少勝多無所顧忌瘦如柴18. 相遇就是緣分,相處就是續緣,相知就是惜緣。愛的路上,沒有早晚,也沒有長短,只有是否珍惜。驚鴻一瞥的回眸,讓心從此跟你走,無論朝朝暮暮,寒風酷暑;莞爾一笑的笑顏,讓愛從此有了歸屬,無論人情冷暖,是風是雨。an opportunity to do sth 做某事的機會377.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春風依舊,著意隋堤柳。搓得鵝幾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聯合國,斯諾,研究所,埃及The advantages of B outweigh any benefit we gained from (carry more weight than those of / are much greater tha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