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強農業實用科技創新,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農產品。
今年秋收,山東濱州農民張榮慶收獲了兩件喜事。大豆收割機和玉米收割機在田間穿梭交替作業??粗S澄澄的玉米、圓豆顆粒歸倉,張榮慶感嘆:‘玉米一整季豆不減產不增收,農機農藝跟得上。復合種植讓我們的谷物種植者利潤更高。
穩玉米擴豆。今年是大豆玉米帶復合種植大規模示范推廣的第一年。這種方法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種植潛力,不僅為保證玉米產能、增加大豆面積提供了新途徑,也為農民增收拓展了新空間。
事實上,套種在農村地區有著悠久的傳統。以前因為傳統種植技術不到位,費力低效,農民積極性不高。如今品種更新了,服務到位了,機具配套了,復合種植的標準化、規范化、機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在上升。數據顯示,16個省份1047個縣的4萬多個新型經營主體積極推進大豆、玉米復合種植。今年秋糧生產實施大豆玉米復合種植1500多萬畝。這也再次證明了一個道理,新技術、新模式,要想真正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必須讓廣大農民了解、學習、使用、見效。
新技術的推廣要讓農民在種植過程中沒有后顧之憂。從推廣實踐來看,凡是大豆、玉米的帶狀復合種植,推廣效果好的,從播種到出苗,從植保到管護,科研、農機、農藝等部門通力合作,技術專家全程跟蹤指導。專家組進村入戶,到田間地頭授課,‘云問診’線上點對點指導,既尊重科學規律,又尊重農民意愿,良種良法相匹配,幫助農民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除了后顧之憂,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新技術的推廣,要求農民在種植過程中有賬可算,增加收入。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他們接受新的經營方式和新的種植技術的前提是通過全鏈條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從種植方面,要從政策和管理兩方面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進一步加強政策供給,完善農民收入保障機制;同時,要聚焦重點薄弱環節,提高農業服務專業化、社會化水平,讓農民種田有支撐、有信心。從銷售環節看,要加強產業帶動,促進產業發展,訂單生產,讓農產品通過深加工滿足居民需求,更好的銷售,更高的價格,讓種田有利可圖,讓農民盡可能受益。
目前,人們的消費正在從“吃好”向“吃好”轉變。農產品生產不僅要注重數量的積累,更要注重質量的提高。農村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如果我們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強農業實用科技創新,讓更多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滋潤沃土,讓農民用上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農產品,讓農業經營有利可圖,讓農業成為大有可為的產業,我們的飯碗就會端得更穩、裝得更滿、做得更出彩。
232
讓更多新技術滋潤沃野田疇 白煙驚天動地消云散雪皚皚31. 我輕輕拾起一片楓葉,那紅彤彤的葉面上有著清晰的時脈,邊緣上長出均勻的鋸齒,樣子雖然像伸開五指的小手,但顏色卻像一團燃燒的火焰。76. Some of us always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our parents or grandparents should take care of us.(2009.重慶)韓愈203.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墩{張籍》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088杜甫:哀江頭指導,科技創新,科研,田疇,規律51、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