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艾秀燕
圖/程序組
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廣東衛視、大灣區衛視、廣東劇院有限公司承辦的國家廣電總局2022重點節目《行進大灣區 奮楫揚帆》‘佛山篇’于10月3日播出。本期節目將聚焦佛山翱翔的蝴蝶。
‘佛山一號’衛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重量只有100公斤,但可以實現0.5米分辨率的光學成像。透過它,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地上的一棵樹和一輛汽車。這顆衛星來自佛山科技的超腦——季華實驗室。 季華實驗室,位于佛山三龍灣,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科技創新平臺,聚焦材料科學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八個研究方向。其中,與智能制造密切相關的機械工程研究成為佛山提升創新能力、參與大灣區競爭的重要努力方向之一。
走在佛山就像走過千年才走完,傳統的嶺南文化在這里閃耀著走向未來的智慧曙光。佛山,如何才能做到創新活力與古老文化的完美融合?節目走進佛山千年古剎——祖廟尋找答案。
2007年,佛山正式開啟了舊城改造的探索之路。其中,千年祠堂的百年大修成為最引人注目的難點工程。這個歷時六年的高難度工程,最終獲得了國家文物保護工程最高榮譽獎————全國十大文物保護工程。到目前為止,廣東省僅獲此殊榮兩次。文物保護工程師黃為這座有著千年歷史文化的古建筑做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國家文物保護工程的第一批責任工程師,黃團隊花了三年時間研發出了“古建筑屋頂整體提升法”,使佛山祖廟的修復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
文化可以是有形的建筑,屹立千年。文化也可以是一種無形的藝術,流傳千古。在佛山南海千燈湖城市廣場,時不時會有一場傳承了幾百年的速度與激情,那就是龍舟賽。
桂城疊龍舟,500多年歷史。由于村里的水道蜿蜒曲折,村民們發明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水上龍舟技能?,F在,佛山把這項絕技搬到了市中心的千燈湖,創新性地打造了‘夜光龍船秀’,讓原本只在節日期間欣賞的龍船表演變成了周末的固定表演項目,圈粉無數!
我們的節目尋求者已經迫不及待的加入了龍船艦隊,不僅在橋上看龍舟,還在船上劃龍舟,敲鑼打鼓,引領龍舟。他們和一群平均年齡20出頭的選手一起,大聲吶喊,奮力比賽,體驗S彎、L彎、C彎漂移!
佛山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紅色古跡遍地,紅色故事娓娓道來,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佛山人為黨和國家的事業而奮斗。
微影院《秋怡》
佛山明城鎮有一座三譚紀念館,記載著譚平山、譚、譚天都三位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案锩T”是廣東最早響應并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成員,參與了建黨、創建共青團、創建軍隊等黨史上的開創性事件。
其中,被譽為革命“世紀之歌”的譚天都一生中因革命被捕五次。雖然他被監禁和折磨,但他從未泄露黨的秘密。節目最后,身臨其境的大灣區故事微劇場《秋怡》帶觀眾穿越時空,回到那場燃燒
展現龍舟競渡的速度與激情,《行進大灣區 · 奮楫揚帆》“佛山篇”播出 九霄云外口若人聲嘈雜懸河7. 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獲果實,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該卷起褲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種耕耘,直到收獲的那一天。56. The talk will be given at the Lecture Hall on Oct.12th, starting at 3:30p.m.《左傳》24.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新 月碑高三丈字如斗,負以靈鰲蟠以螭。祖廟,衛星,古建筑,工程師,分辨率The increase (change / failure / success) in… mainly (largely / partly) results from (arises from / is because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