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
讀
讀 (1) 讀 dòu (2) 語句中的停頓。古代誦讀文章,分句和讀,極短的停頓叫讀,稍長的停頓叫句,今以逗號標志。也作“逗”[pauses in reading aloud]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啤ろn愈《師說》 援引他經,失其句讀,以無為有,其可閔笑也,不可勝記也?!獣x·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 (3) 另見dú
讀 (1) 讀 dú (2) (形聲。從言,賣聲。本義:讀書) (3) 籀書,抽釋理解書的意義[chant] 讀,誦書也?!墩f文》 主人習其讀而問其傳?!豆騻鳌ざü辍?br>讀其書?!睹献印?br>相隨觀讀,諷述以談?!墩摵狻ふ勌臁?br>(4) 又如:讀法(誦讀法令);讀祝(祭祀時宣讀祈禱文);讀鞫(審判時,宣讀起訴理由) (5) 閱讀[read] 好讀書,不求甚解?!獣x·陶潛《五柳先生傳》 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濉ぴ丁饵S生借書說》 楚人貧居,讀《淮南方》?!惔尽缎α帧?br>(6) 又如:讀報;默讀(不出聲地讀書);朗讀;讀律(學習法律);讀畫(用心鑒賞繪畫的意境,風格);讀過(讀畢);讀雜志;審讀(審查閱讀) (7) 說[speak;talk] 讀,說也?!稄V雅·釋詁二》 號而讀之也?!肚f子·則陽》 (8) 上學[attend]。如:讀大學;走讀;半工半讀
讀 (1) 讀 dú (2) 文體名。屬于題跋一類。用以記心得于書后,以備遺忘[a style of calligraphy] 題讀始于唐,跋書起于宋?!鞄熢段捏w明辨》 (3) 姓 (4) 另見dòu
讀本 dúběn [reader;textbook]教科書,課本
讀后感 dúhòugǎn (1) [impressions of a book or an essay] (2) 閱讀完畢后的感想 (3) 寫讀后感想的文章 寫一篇讀后感
讀經 dújīng [study the Confucian classics]朗讀、誦讀、閱讀經典著作或經典文章
讀破 dúpò [pronounce variedly]同一個字形因意義不同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法時,按通常讀法以外的讀法去讀,叫做讀破,如“愛好”的“好”不讀hǎo而讀hào
讀破句 dúpòjù [erroneous pause]在讀句中,由于斷句錯誤,把應屬于上句末了的字連到下一句中,或把下一句句頭的字讀到上一句中
讀書 dúshū (1) [read]∶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study]∶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讀書人 dúshūrén (1) [reader]∶被指定給別人朗讀的人(如被指定在吃飯時間高聲朗讀的人) (2) [intellectual]∶知識分子;士人(你們都是讀書人,知道得多)
讀數 dúshù [reading of scientifical instrument]機器、儀表上的指針或其指示器所指示的刻度數目
讀頭 dútóu [read head]把磁帶、磁鼓或磁盤上存儲的數字信息轉換為電信號,為計算機運算部件所用的一種器件
讀物 dúwù [reading material;reading matter]供閱讀的材料,書籍、報紙、雜志等的統稱 兒童讀物
讀音 dúyīn [pronunciation]發某音的行為或方式
讀者 dúzhě (1) [reader;the reading public]∶閱讀書報的人 供讀者使用的房間 (2) [audience]∶指書籍、報紙、雜志或其他類似的宣傳工具所能影響到的公眾
讀 (1) (讀) dú (2) ㄉㄨˊ (3) 依照文字念:~數(sh?)?!??!珪?。宣~。朗~。范~。 (4) 看書,閱覽:閱~。速~。默~?!?。 (5) 求學:走~。 (6) 字的念法:~音?!?。 (7) 鄭碼:SETG,U:8BFB,GBK:B6C1 (8) 筆畫數:10,部首:讠,筆順編號:4512544134 read attend school
讀 (1) (讀) dòu (2) ㄉㄡˋ (3) 舊指文章里一句中間念起來要稍稍停頓的地方:句~。 (4) 鄭碼:SETG,U:8BFB,GBK:B6C1 (5) 筆畫數:10,部首:讠,筆順編號:4512544134 read attend scho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