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
邑
邑 yì (1)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為囗(wéi),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合起來表城邑?!耙亍笔菨h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本義:國) (2) 古代稱侯國為邑[state] 邑,國也?!墩f文》。段玉裁注:“《左傳》凡稱人曰大國,凡自稱曰敞邑。古國邑通稱?!敝祢E聲通訓定聲:“《書》‘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謂國?!?br>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蹲髠鳌べ夜哪辍?br>(3) 又如:敝邑(對本國的謙稱) (4) 國都,京城[capital] 邑外謂之郊?!稜栄拧?。郭璞注:邑,國都也 商邑翼翼?!对姟ど添灐ひ笪洹?br>(5) (翼翼:整齊的樣子) 是以論其遷邑易京,則同規乎殷盤?!獫h·張衡《東京賦》 (6) 又如:商邑(商都)。又指舊都 天子治居之城曰都,舊都曰邑也?!啤せ哿铡兑磺薪浺袅x》 (7) 又如:邑廟(城隍廟);邑野(都邑郊野) (8) 指古代無先君宗廟的都城[city] 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蹲髠鳌???追f達疏:小邑有宗廟,則雖小曰都,無乃為邑,為尊宗廟,故小邑與大都同名 (9) 又如:邑郛(城郭);邑門(城門;都邑之門) (10) 泛指一般城鎮。大曰都,小曰邑[city] 小則獲邑,大則獲城——宋·蘇洵《六國論》 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巍ね醢彩秱儆馈?br>邑小不足容?!濉埻⒂瘛睹魇贰?br>攝篆旁邑?!濉ど坶L蘅《青門剩稿》 邑有成名?!读凝S志異·促織》 俾入邑庠。 (11) 又如:邑人(鄉邑中的人);邑子(同鄉,同邑人);邑屋(村舍);邑落(村落);邑黨(鄉黨);邑閭(里巷的門);邑鄰(鄰里) (12) 舊時縣的別稱[county]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啤ち谠斗饨ㄕ摗?br>故今之邑民,最獨畏旱而旱輒連年?!巍ね醢彩渡隙艑W士言開河書》 (13) 又如:邑乘(縣志;地方志);邑僚(縣府中的同僚);邑尉(縣尉);邑宰(縣邑之長。即縣令) (14) 通稱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fief;feud] 邑萬家?!稇饑摺ぱ嗖摺?br>然廣不得爵邑?!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br>(15) 又如:邑入(貴族在封地上所收的租稅);邑(邑,采邑;祭肉。借指封地的收入);邑錢(封邑的租稅收入);邑賞(封地和賞賜);邑粟(采邑的賦粟);邑族(封地和宗族);邑國(古代大夫、諸侯的封地);邑租(封邑的租賦) (16) 居民聚居的地方[village;town] 邑犬群吠?!啤ち谠读訓|集》
邑人 yìrén [townspeople]同邑的人 率妻子邑人?!獣x·陶淵明《桃花源記》 邑人奇之?!巍ね醢彩秱儆馈? 謁于邑人。 邑人以為榮?!濉ど坶L蘅《青門剩稿》
邑 yì (1) ㄧˋ (2) 城市,都城:城~。都~。 (3) 舊指縣:~人(同鄉的人)?!裕髑鍟r稱縣學)?!?。 (4) 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采~。 (5) 古同“悒”,愁悶不安。 (6) 鄭碼:JYIA,U:9091,GBK:D2D8 (7) 筆畫數:7,部首:邑,筆順編號:2515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