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1991 年 8 月 6 號,美國彈道導彈預警系統值班軍官正密切注視屏幕上十六個光點,它們代表著敵方十六枚洲際彈道導彈升空,目標未知。
經過短暫又漫長的煎熬后,經計算機測算彈道軌跡可知第一枚與最后一枚導彈的落點是勘察加半島庫拉導彈試驗場,其它 14 枚導彈在到達彈道最高點后接受指令自毀。潛伏在水下的德爾塔四型戰略核潛艇在數分鐘內將所攜帶的 16 枚 R-29PM 型液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盡數射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接近 " 確保相互摧毀 " 景象的末日彩排。
這次彩排名為 " 河馬二號 " 演習,之前的 " 河馬一號 " 出了事故,事故原因至今諱莫如深。蘇聯海軍之所以興師動眾連續派遣兩艘核潛艇冒著巨大的風險搞導彈齊射演習,明面上是檢驗實戰能力,實質上是為海軍爭取更多保障。
當時美蘇領導人正就削減戰略武器數量進行談判,海 / 陸 / 空武裝部隊領導人無法預知談判結果,但削減核彈頭及相關載具會影響預算分配乃至話語權是顯然易見的,于是蘇聯海軍試圖以最接近實戰的設定展示自己的核打擊能力。
該想法并非不切實際,早在 1969 年 12 月 18 號,K-140 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667A 型)在艇上 16 位 VIP 貴賓的注視下,以 50 米水深 3.5 節速度連續發射 16 枚貯彈(R27/SS-N-6)中的 8 枚,首開紀錄。
發射始于當天上午八點半,發射艙注水后以 7 秒間隔發射首批四枚導彈,一分半內發射完畢。之后潛艇偏離發射深度正在下沉,艦長尤里 · 別科托夫中校命令艇員略作調整,返回發射陣位,進行第二輪四枚導彈齊射,演習大獲成功,K-140 號成為當時唯一一艘連續發射八枚潛射戰略導彈的潛艇。別科托夫中校后以海軍少將銜在 1991 年退役并活到了 2015 年。
K-140 的成功令蘇聯海軍備受鼓舞,但仍無法回答人們最關心的問題:?;送亓α磕芊裨谒乱宰疃痰臅r間射出所攜帶的全部導彈?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威懾能力將大打折扣。
于是,1989 年 8 月 6 號,K-84(667 БДРМ / 德爾塔 IV 型)" 葉卡捷琳堡 " 號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離開母港前往白海演練區執行 " 河馬一號 " 任務,首次嘗試發射所攜帶的全部 16 枚 R-29RM 型潛射洲際導彈。當時有 50 名海軍高層人士搭乘該艦圍觀此次發射,給船員造成巨大壓力。
不料,6 號發射艙在演習中發生爆炸,演習戛然而止。一種說法是爆炸源自導彈液體燃料泄漏,發射尚未開始便取消;另一種說法來自艇長伊戈爾(Igor Kurdin),由于自動發射程序失靈,船員試圖繞過自動程序進行手動發射時,發射序列中的第二枚導彈發生爆炸。
爆炸導致 " 葉卡捷琳堡 " 無法返回母港。盡管艇員已力所能及地安排了防范措施,將相鄰彈艙導彈液體燃料中的氧化劑排空,海軍基地擔心導彈仍存在泄漏隱患,或者氧化劑并未完全清除干凈,拒絕他們返港,除非能射空剩下的全部貯彈。
于是倒霉的 " 葉卡捷琳堡 " 再度出海下潛,試圖發射所攜帶的導彈,但發射系統依然失靈,一枚導彈也沒打出去。海軍總部命令該艇浮出水面進行四枚齊射,精疲力竭的艇員們開始上浮,再次張羅發射事宜,還是一枚也沒打出去。最終總部同意該艇返回母港消洗并進行調查及維修。
艇長伊戈爾于 1994 年退役,現年 70 歲,偶爾也接受采訪,發表對俄海軍潛艇部隊現狀的看法,還寫過兩本有關 K-219 與 K-141 艇(庫爾斯克號)的書。
" 河馬一號 " 失敗后,蘇聯海軍未挽回影響,緊鑼密鼓地開始準備 " 河馬二號 "。下水不久的 K-407" 新莫斯科號 " 被相中執行此次任務,艇長謝爾蓋 · 葉戈羅夫(Sergey Egorov)中校為此次任務帶領艇員在各式模擬器中演練了一年多時間,并五度出海實操。
導彈發射程序要求載具以恒定速度在指定深度以預設軌跡巡航,發射艙注水不僅會影響艇身平衡,彈艙打開艙門還影響潛艇巡航速度,艇員需精心調整,哪怕只有一項參數未達要求,都可能導致自動發射程序終止。液體燃料導彈一旦加注燃料,無法發射會造成重大損失,這是謝爾蓋艇長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經過萬全準備后,新莫斯科號于 1991 年 8 月初出海,到達巴倫支海指定海域待機。8 月 6 號晚,潛艇進入發射陣位開始發射前的最后準備工作。離預定發射時刻僅剩半小時,新莫斯科號與監測船失去通信聯系,但上級指示謝爾蓋艇長按預定計劃完成發射。
當晚 9 點 07 分,身長 15 米重 40 多噸的 R-29RM 首發彈出水,后繼彈以 10 秒間隔一枚接一枚沖出水面,有史以來最具殺傷力的武器投擲序列正從巴倫支海冰冷的海水下顯出原形,沿預定彈道飛向大氣層外。
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謝爾蓋中校(右)當場被提拔為上校,上級還許以蘇聯英雄稱號。
發射成功兩周后,蘇聯解體,之前許諾的蘇聯英雄被降級為紅星勛章。謝爾蓋離開海軍并于 2007 年 8 月 28 號去世,年僅 52 歲。
參加過 " 河馬一號 " 與 " 河馬二號 " 演習任務的 K-84 艇及 K-407 艇至今仍是俄羅斯海軍核威懾中堅力量,圖為摩爾曼斯克優秀學生代表參觀 " 新莫斯科號 ":
白頭宮女今猶在,K-84" 葉卡捷琳堡 " 號與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 弗拉基米爾大公號 " 在一起:
末日景象 洲際導彈齊射 眼疾陽日薄西山春三月手快42. 當你身臨暖風拂面,鳥語花香,青山綠水,良田萬頃的春景時,必須會陶醉其中;當你應對如金似銀,碩果累累的金秋季節時,必須會欣喜不已。你可曾想過,那盎然的春色卻是歷經嚴寒洗禮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卻是理解酷暑熔煉后的結晶。3. If everyone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world will become much more beautiful.辛棄疾319.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段鹘隆?nbsp;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闊。長亭柳色才黃,遠客一枝先折。煙橫水漫,映帶幾點歸鴻,平沙消盡龍沙雪。猶記出關來,恰而今時節。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潛艇,演習,海軍,艇長Advertising is obviously the most influential art form in this century; it is, therefore, tempting to think that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