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電腦游戲 手機游戲 翻譯軟件 動漫下載 電影下載 電視劇下載 游戲攻略
標題 | 競爭加??!2023 年“油電”汽車正面開戰 |
分類 | 熱點事件 |
內容 | ***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2022 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新能源占有率達 23.5%,新玩家、新賽道、新技術及其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使整個汽車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萬物互聯的網絡中,生活消費、城市、交通、科技領域的邊界變得模糊。人工智能、云計算、5G 通信、車規級芯片等基礎技術能力的快速發展,讓汽車作為一個交通工具的定義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2022 年,滑板底盤概念被提出,車企開啟能源爭奪戰、國產混動大爆發,車企與細分市場標簽強綁定、100 萬元的奔馳 EQS 開始交付,而后降價 20+ 萬,BBA 集體慘敗。 幾乎每周都有一個大新聞,對車企來說,這或許是最好的時代,但也是變化最快的時代??梢源_定的一點是,2023 年,汽車行業依然處在巨變之中,熱點的背后暗潮涌動,在這些表象和熱點之下,早已預示著 2023 年行業的發展趨勢。 2022 年,大部分車企完不成 KPI 照例我們先回顧一下 2022 年汽車市場現狀。2022 年,除比亞迪外,大部分車企完不成 KPI,其中新勢力慘遭洗牌,淘汰賽加劇。 在 2022 年初,行業預測今年豐田將成為銷量冠軍,想不到半路殺出了個比亞迪。2022 年,比亞迪市值突破萬億,成為首個躋身萬億市值俱樂部的汽車自主品牌。 另外據中國招商銀行國際部(CMBI)的數據顯示,從 11 月 1 日至 11 月 27 日,比亞迪售出 152863 輛汽車,大眾售出 143602 輛,豐田位居第三,銷量為 115272 輛。如果比亞迪保持這種勢頭,2022 年銷量或能首次超過大眾,成為銷量冠軍。 比亞迪從今年開始,銷量一路高歌猛進,比亞迪官方數據顯示,10 月共計銷售新車 217816 輛,同比增長 142.2%,其中乘用車銷量 217518 輛,同比增長 144.7%。其中 DM 車型銷售 114361 輛,EV 車型銷售 103157 輛。新能源車型累計銷量超 290 萬輛。 產品方面,除了目前在售的王朝系列、海洋系列外,比亞迪還發布了高端品牌仰望,旗下首款越野車偽裝諜照也曝光了,新車預計在 2023 年第一季度首發亮相,新車效應大概率還會拉動比亞迪銷量上漲。 相比比亞迪的風生水起,造車新勢力的日子反而過得比較艱難。蔚來開啟車型升級換代,各方都在期待 ET5 的市場表現。特別是有不少媒體傳言下,這款時尚高端的車型已經擁有超過 20 萬輛的訂單,可謂吊足了各方的胃口。 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表示,月銷過萬也許僅僅是結束了淘汰賽,相當于拿到了新能源汽車賽道初賽的入場券,而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新勢力后續面臨的競爭會更加殘酷。 從 2022 年看,新勢力已經在儲備 " 糧草 " 和 " 彈藥 ",沒上市的積極尋求上市融資、新推出的車型更具市場競爭力、疫情和零部件短供也讓新勢力意識到布局供應鏈的重要性,整體來看,上半年新勢力的著力點已不單單在產品本身,它們各項業務發展更加全面。 2023 年,淘汰賽競爭加速,自主品牌整體向上 在 2022 年," 造車新勢力 " 出現了典型的兩極分化的現象。一方面,哪吒汽車、問界和理想汽車等先后做出來相當優秀的月交付量,正在加速圈地;另一方面,威馬、小鵬等新勢力卻陷入危險境地。小鵬正在全力自救,而威馬出局的危險顯然是新勢力中最高的。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威馬汽車今年 10 月銷量為 1117 輛,1-10 月累計銷量不足 3 萬輛。相比之下,哪吒和小鵬累計銷量已經超過 10 萬輛。蔚來、理想、哪吒在 1-10 月銷量也達到了 9 萬級別,從此可見威馬汽車已經在競爭中面臨巨大壓力。 ![]() 威馬并不是個例,目前眾多造車新勢力與威馬一樣,同樣面臨著銷量下滑、毛利率無法轉正、資金困難等問題。更何況在近兩年有著眾多傳統車企加入了競爭行列,藍海已然變成紅海,隨著競爭進一步加劇,或許新勢力品牌大洗牌的日子不遠了。 進入 2023 年之后," 造車新勢力 " 的行業集中度上升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呈現出強者恒強的典型特點,而且銷量座次將會頻繁變化——威馬已經明顯掉隊,而哪吒和極氪、問界等實現了超車,預計 2023 年新勢力淘汰賽將會塵埃落定。 與新勢力的窘境相反的是,自主傳統品牌不僅實現了銷量的上漲,還在高端化的路上更進一步。2022 年尾聲,比亞迪高端車型的諜照頻繁爆出。有消息稱,這款外型風格酷似奔馳大 G 和路虎衛士的硬派 SUV,售價區間將來到 80-150 萬之間。 極氪、極狐、嵐圖等甩掉母品牌包袱的 " 創二代 ",都接連喊出 " 平替 BBA,對標保時捷,拳打庫里南…… " 的口號。它們一個個聲勢浩大,口氣不小,動輒四五十萬的價格也讓眾多消費者仰望。 數據顯示,中國擁有 30 萬元以上價格汽車的家庭,僅占 7.95%,相比起發達國家豪華品牌近 30% 的市場占有率,我國高端汽車市場依然有很大潛力和增長空間。 如今,在 BBA 等高端品牌在電動化步伐緩慢、國內消費結構升級等多因素作用下,高端電車迅速成為產業發展的新藍海。避開擁擠的中低端市場,占領發展空間較大的高端領域,成為一眾造車新勢力增加曝光度、快速打開市場的首選。 打通高端路線,讓車企們有了更多往產品中堆料的空間,能夠靈活組合和運用品牌時下最前沿的科技,從而用更高的產品力吸引消費者。因此,2023 年的決賽圈將在高端市場,車企們將決一勝負。 ![]() 過去,新能源汽車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依賴國家補貼才能在價格上勉強跟燃油車競爭?,F在國家取消補貼,如果車企還想維持之前的價格,就暫時只能自己承擔補貼成本。 失去了價格優勢的新能源汽車,現在才來到了與燃油車正面交鋒的時刻,不管是新能源還是燃油車,都處在彼此最關鍵的時刻。 新能源車最大的 " 護身符 ",即政策的護航,開始 " 松動 " 了,新能源車與燃油車之間,一場 " 混戰 " 即將上演。當價格 " 差距 " 進一步拉大后,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座次是否會迎來新變化? 可預見的是,在 2023 年年初,國內新能源車市將再掀起一輪漲價潮。當芯片短缺和價格上漲對傳統車企的影響開始削弱,而動力電池原材料成本依然居高不下、新能源車面臨 " 貴電 " 壓力之下,與燃油車的這場博弈中,是否還能一往無前的奔跑?雙方籌碼已然不同,格局變化或將出現。 另一方面,燃油車在一線城市一直被詬病搶不到號的問題,也在逐步緩解。11 月 25 日,廣州、深圳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競價結果出爐,令人大感意外。 11 月個人最低成交價 11000 元,平均價格為 12808 元;單位最低成交價為 18500 元,平均價格為 20747 元。上一個月,也就是 10 月,廣州個人最低成交價為 10000 元,平均價格為 17636 元;單位最低成交價為 18600 元,平均價格為 21608 元。 接連 2 個月,廣州都是以底價或接近底價進行競價,整體均價也下降了約 30%。深圳的情況類似,11 月個人最低成交價降到 33800 元,基本已 " 觸底 "。要知道,廣州的最高價接近 5 萬元,深圳的價格更是突破了 10 萬元。 燃油車增量指標整體價格的下探,進一步壓縮了燃油車與新能源之間的價格差,此前為了不搖號才選擇新能源車的人,如今即便選擇競價的方式也不會增加太大的經濟壓力了。 智行觀 總體而言,2022 年的確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這一年,缺芯、原材料漲價、口罩等不確定因素來襲,但中國汽車市場頂住了這些壓力,即便有些小插曲,整體市場也在穩步前行。 2022 年對于成長中的中國車企,機遇與挑戰并存,夢想與艱辛同在。相信久經風雨的中國車企。能經受住考驗,抓住歷史給予的發展機遇,讓世界再次見證中國奇跡! ![]() |
隨便看 |
|
哈斯迪拉游戲下載網游戲攻略欄目提供軟件使用教程、手機游戲攻略等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