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隨著 " 金九銀十 " 落下帷幕,
國內車市按時進入了沖刺階段,
距離新能源汽車補貼
完全退坡還剩一個月
不少車企也將調整售價
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風向標
特斯拉和比亞迪
一 " 降 " 一 " 漲 " 的調價動作
牽動著車企的神經
為沖刺全年銷量目標,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部分車企或直接降價,或推出優惠權益 " 花式 " 促銷。
目前福特電馬、奔馳等跟進降價,其中電馬降價 2 萬 -2.8 萬元不等;奔馳電動車降價幅度在 5 萬 -23.76 萬不等。此外,問界、小鵬、零跑等門店推出不少優惠。
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車企則提前釋放漲價消息,以積累訂單,保證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出后銷量的平穩過渡。
比亞迪年內第三次漲價
11 月 23 日,比亞迪汽車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車型價格調整的說明》,其將對王朝、海洋及騰勢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 2000 元 ~6000 元不等,具體車型的調價通知將另行發布。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比亞迪汽車)
對于此輪漲價原因
比亞迪汽車解釋稱
根據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系列政策及規劃,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將于 2022 年 12 月 31 日終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車輛國家將不再給予補貼(現有補貼額度:插電混合動力車 4800 元 / 輛、純電動車 12600 元 / 輛 ) 。
同時,下半年以來,電池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比亞迪也明確表示,2023 年 1 月 1 日之前付定金簽約的客戶不受此次調價影響。
對此,有不少網友留言稱,國補減少 1 萬元,比亞迪漲 6000 元,實則是 " 變相降價 "。更有網友直呼:" 還好,剛訂了。"
據了解,此次漲價已是比亞迪進入 2022 年以來第三次官宣調價。今年 2 月 1 日及 3 月 15 日,比亞迪兩次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而上調官方指導價。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比亞迪汽車)
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高漲
令產業鏈承壓
從比亞迪今年以來的三次官宣漲價的原因來看,皆明確與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有關。不過,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比亞迪此次漲價與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關系不大。
上海鋼聯 11 月 22 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報 59 萬元 / 噸,連續 7 個交易日未發生漲跌。崔東樹表示,當前,電池級碳酸鋰材料價格屬于市場炒作后的泡沫式虛高,后期必然要下跌。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開啟了爆發式的增長模式。以電池級碳酸鋰為例,其已從 2021 年初的 5 萬元 / 噸猛漲了超 10 倍。進入 11 月后,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更是一度接近 60 萬元 / 噸。
而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也直接傳導到了整車廠。" 動力電池價格的不斷上漲,讓電池成本在一輛車中的占比超過 40%,甚至超過 50%。"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華榮認為,電池成本上漲的幅度已經遠大于技術進步給用戶帶來的價值。
比亞迪執行副總裁廉玉波也坦言稱,動力電池原材料和動力電池的價格上漲,已經給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造成了較大影響。
在外界看來,動力電池成本的高漲并不完全是因為需求不平衡導致,更多還是由于原材料漲價、資本惡性炒作、賣家惜售、中間商囤積居奇等原因所致。
11 月 18 日,工信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嚴格查處鋰電產業上下游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不正當競爭等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圖片來源:工信部官網
對于今年底即將退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業內人士認為其對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增長影響有限,但補貼退出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透支 2023 年一季度新能源車的需求。據統計,本土新能源車企中,除了比亞迪、廣汽埃安、哪吒汽車前十個月累計銷量完成年度目標的 80% 以上,其他完成度均徘徊在 50% 左右。
大家趕上
補貼末班車了嗎?
評論區來聊一聊
來源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李星)、《上海早晨》
這一補貼即將取消!或現新一輪漲價?大雨傾盆雞鳴狗盜風雨無阻25. 人們心目中的神明,也無非是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無所不在”的特質。71. In the big city, there are more schools and hospitals are available for its people.《論語》3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翠釵分、銀箋封淚,舞鞋從此生塵。任蘭舟載將離恨,轉南浦、北西醺。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比亞迪,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比亞迪汽車,產業鏈21、You cannot 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