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11 月 24 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我國探月工程四期、深空探測任務后續規劃。
中國深空探測始于 2004 年,其中探月工程圓滿完成 " 繞、落、回 " 三步走戰略規劃。
嫦娥四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繼通信。
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為人類取回了 21 世紀的第一批月球樣品。
接下來的探月工程四期,包括三次發射任務:
其中,嫦娥六號計劃于 2025 年前后實施擬在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也是人類的第一次。
嫦娥六號將在海南文昌發射,目前已確定了氡氣探測儀、立方星、月表負離子分析儀、激光角反射器 4 臺國際荷載,在技術層面具備了搭載可行性,而采樣重量有望超過嫦娥五號的 1.7 公斤。
嫦娥七號任務擬于 2026 年前后發射,計劃開展月球南極的環境與資源勘查,對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等,并為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奠定基礎。
嫦娥八號計劃將在 2028 年前后實施發射,屆時將與嫦娥七號共同組成我國月球南極的科研站基本型,包括軌道器、著陸器、飛越器、月球車、若干科學探測儀器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 在月球南極有些很深的洞穴。月球在自然生成那一瞬間形成的洞穴里,我們認為可能是有水的,只不過它終年不見陽光……水可能是以冰的形式存在。我們希望嫦娥七號能夠用飛躍器,著陸后飛到 1 到 2 個洞里面去現場勘查,看能不能找到水。"
    據悉,中國還將聯合世界其他國家,共同在月球建立國際科研站,進行聯合設計、聯合勘察,科學數據共享,共同管理。
吳偉仁說:" 我們希望在 2035 年之前,能夠建成月球國際科研站,也希望成為我們國家的一個大科學計劃。"
此外,我國正在論證以月球為主要基地,建立月球互聯網,可在地月及行星際實現數據信號中轉、導航、遙感等功能,可以對月球上的資源、飛行器、著陸器等實行有效管理,甚至延伸到火星著陸的管理。
 說到火星,天問一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而僅通過一次任務就實現這三大目標,在人類歷史上也是首次,這為我國后續深空探測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我國計劃在未來 10 年到 15 年實施火星、小行星采樣返回。
此外,我國還將對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以及太陽系邊緣進行科學探測。
吳偉仁透露,我國已經開始實施小行星探測,同時,為了防止可能發生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我國已在制定發展規劃,未來將實施地外小行星防御任務。
吳偉仁表示,如果一個幾十米直徑的的小天體從火星以外飛過來,預測它會對地球造成嚴重威脅,我們就要發射探測器,對它進行探測,確定它的軌道,然后希望能夠在 1000 萬公里左右發射一個撞擊器,改變它的軌道。這是未來 10 年之內我們要實施的。
視頻
  
探月探火 走向深空!官方正式宣布:中國直奔太陽系邊緣 一川流不息瀉千話兒多(滔滔不絕)里7. 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獲果實,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該卷起褲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種耕耘,直到收獲的那一天。16.雙方的論點 argument on both sides23.差以毫厘,謬以千里。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科研,吳偉,南極,嫦娥五號,探測器75、The heart is seen in w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