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通訊員 華軒
圖 / 通訊員供圖
11 月 16 日,在慶祝組建 70 周年暨建校 105 年之際,華南理工大學正式發布第三版?;?。
華南理工大學第三版?;?
第三版?;找詫W校最早辦學源頭的時間起點為依據,將現有?;罩械?"1934" 調整為 "1918",保留了寓意該校蓬勃發展的木棉花,以及蘊藏厚重辦學歷史底蘊的牌坊。
第三版?;漳鄣氖菍?" 知其所來、識其所在 " 的辦學史的致敬,是對匡世救國、扶危度厄的前輩先賢的致敬,是對華工人將安邦興國之志、經世濟民之學化為實際行動的致敬。
據了解,華南理工大學第三版?;盏陌l布緣于 2022 年 10 月 28 日《華南理工大學章程修正案》被教育部核準通過。修改后的章程對該校辦學源頭、院系調整、辦學成就等進行了考證梳理和豐富完善,突出歷史厚重、紅色基因、精神傳承。其中,華南理工大學最早辦學源頭被確定為 1918 年成立的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
為推進百年華工的文化建設,展現百年華工的發展歷程,華南理工大學研究決定對現行?;者M行調整,并發布第三版?;?。
盤點華南理工大學?;兆冞w史
?;帐怯凭脷v史和特色文化的載體,是學校辦學理念和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大學的精神回響在校園悠長的歷史跫音中,深藏在?;盏纳羁淘⒁庵?。
華南理工大學?;諝v經三次歷史變遷。
第一版?;沼?1992 年啟用,用藍、白、金三種顏色勾畫出英文名稱縮寫 "S、C、U、T",大面積深藍色作為整個圖案的背景,象征高等學府猶如一片神圣的知識海洋。
第二版?;沼?2006 年啟用,圖案為圓形輪廓、藍白相間,牌坊木棉鑲嵌其間。其中,?;罩械?"1934" 是五山校區啟用的時間節點,更是勉勵師生生愛國之心、負興國之責,不忘來處、開創未來。
" 久辦之校,焉無豐史 "
關于華南理工大學辦學起點的時間,雖礙于考證文獻史料散佚,但老一輩師者的探究之心從未動搖。
華工的歷史積淀在哪里?文化底蘊是什么?這是縈繞在時任學校檔案館館長陳國堅心中的問題。
帶著 " 久辦之校,焉無豐史 " 的疑問,他和團隊開始梳理挖掘相關資料,在卷帙浩繁的檔案卷宗中披沙瀝金、去蕪存菁,于小碎片中發現大歷史。
無論書籍報刊還是史料記載,他們都盡力獲取原始材料,對各種素材加以對比考證,最終發現了廣東工業??茖W校及其前身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以下簡稱 " 甲工 ")的信息,并還原其真實面目。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陳國堅依然筆耕不輟。歷經三十年,這段濃墨重彩的歷史,被呈現在 91 萬字的《廣東工業??茖W校校史考(1910-1952)》書稿中。
陳國堅曾寫道:" 工專辦學史與革命史的脈絡、面貌已大體清晰。從歷史演進過程及行政管理上看,這份歷史遺產歸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是確定無疑的。"
1918 的百年記憶
近代中國,民族蒙羞、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無數仁人志士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求索,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舍生忘死。
"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在實業救國浪潮的席卷下,以培養工業技術人才為目的的 " 紅色甲工 " 應勢而生。
這所成立于 1918 年的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系華南理工大學最早的辦學源頭,這里的師生為革命奔走呼號,積極投身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有人是中共廣東黨、團組織的創建者,有人是廣東學生運動、工農運動的領導者。
甲工教師楊匏安,是華南地區馬克思主義的最早傳播者,廣東工人運動先行者,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農民部副部長。
甲工學子中,周文雍是廣州青年運動、工人運動領導人之一;阮嘯仙是中共三大代表,廣東青年運動先驅,中共歷史上第一位 " 審計長 ",大革命時期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與彭湃一起舉辦了廣州第三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并擔任主任;周其鑒是廣東農民武裝運動第一人,追隨毛澤東在廣州舉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
1921 年,中共廣東黨支部創建,16 名成員中有楊匏安、阮嘯仙、劉爾崧等 5 名甲工師生。1923 年,中共三大在廣州舉行,4 名廣東代表中便有阮嘯仙和劉爾崧兩名甲工畢業生。
黨史專家、中共廣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副研究員周艷紅指出,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是一個非常閃亮的名字,沒有哪個學校像她一樣,在廣東地方黨組織的成立、工農運動的發展和大革命的洪流中起過如此重要的作用,甲工先驅們為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獨立奉獻了青春與熱血,澆灌出 " 紅色甲工 " 精神,成為革命精神譜系中一個閃亮的坐標。
賡續甲工精神
2021 年,《廣東工業??茖W校校史考(1910-1952)》首發,深度挖掘了 " 紅色甲工 " 的歷史,為說清楚講明白華工發展的最早辦學源頭提供了學理支撐。這本書不僅是陳國堅及團隊潛心鉆研的成果,也是師生讀懂校史的 " 教科書 "。
" 該書把甲工成立的背景、演進的源流、若干重要事件、人物等梳理得很翔實,非常有價值和意義。"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研究員李蓉說。來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委黨校、廣東省委黨校等單位的 10 余位專家學者齊聚華工參加 " 紅色甲工 " 校史校情文化研討會。
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該書的資料搜集考據工作,以及在學生思政教育方面的重要價值。他們認為,該書嚴密考證,審慎立論,廣征博引,為華南理工大學傳承與發揚 " 紅色甲工 " 精神血脈追溯了源頭、理清了脈絡,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
廣東省委黨校曾慶榴教授指出,這本書豐富了華工校史,以文證史,以圖證史,以實物證史,是該書的特色。暨南大學張曉輝教授則強調,該書有嚴密的考據論證," 甲工 " 的紅色資源可以很好地為華工所用。
追尋百年印跡、銘記紅色記憶。學校通過舉辦紅色基因傳承工程、上演話劇《紅色甲工 血色浪漫》、塑立 " 紅色甲工 " 英雄人物雕塑群像、拍攝黨史紀錄片《雛鷹展翅 紅棉初心》等,弘揚革命精神,賡續百年文脈,凝聚奮進力量,"1918" 這一學校辦學時間起點已經成為廣大師生的文化認同。
百年初心,弦歌不輟。近日,楊匏安之子楊文偉先生欣然題贈華南理工大學,"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甲工精神。" 一段段刻骨銘心的紅色記憶,又重新浮現在人們眼前。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責編 | 楊楚瀅
華南理工大學第三版?;瞻l布:“ 1934 ”調整為“ 1918 ” 雜錯落有致亂無萬紫千紅章17. 其實,人生的道路從來都不平坦,誰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坎。要像劉翔那樣勇往直前,你就能飛躍一道又一道坎,你的人生就充滿燦爛和喜悅。我寧愿住在農村,而不愿住在城市?!肚f子》8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華南理工大學,考證,紅色基因,初心The danger (problem / fact / truth / point) is th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