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大象和麻雀也會有沖突,但非洲大草原上確實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2012年,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在肯尼亞東部拍攝野生動物。他的相機正對著一片即將干涸的水體,三頭非洲象在爛泥中歡快地玩耍。
然而沒過多久,一群麻雀突然襲擊了大象,附近的麻雀也逐漸加入進來,數量越來越多,甚至覆蓋了整個水坑的四周和上空。
三頭大象見情況不妙,紛紛離開水坑,但鳥兒們似乎并不打算放過大象。他們仍然蜂擁而至,攻擊大象,直到三頭大象逃跑。
這位攝影師后來展示他的作品時,聲稱當時鳥類的密度非常高,至少有20萬只鳥在攻擊大象。
很明顯,大象很強壯,但和20萬只鳥相比,它們只能走路。
攻擊非洲象的鳥被稱為紅嘴奎利亞雀,因為它們有一對標志性的紅色喙,外形和體型與我們熟悉的麻雀相似。
紅嘴奎利亞雀,來源:利普記
這種鳥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地區,是非洲著名的‘流氓鳥’。他們不僅欺負大象,而且對人類非常不友好。
我們可以一起去了解它,以及它為什么會和大象發生沖突!
麻雀為什么攻擊大象
紅嘴奎利亞雀和非洲象的沖突主要是因為水和食物。
非洲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節明顯。雨季到來,萬物復蘇,生機勃勃。旱季來臨時,動物們會為了一個小水坑拼死一戰。
字體亞洲象和非洲象都非常需要水,因為它們太大了,非洲象每天至少要喝100升水才能保持身體正常工作。
這里有一個有趣的事實。亞洲象只靠雄性長出巨大的象牙,而非洲象則是雄性和雌性都長出象牙。這可能和非洲象用獠牙截水有關。
大象在棲息地沒有天敵。在非洲的旱季,它們經常會把小水坑占為己有(估計很多時候水是自己挖的),在水坑里呆很久。
紅嘴奎利亞雀的新陳代謝超快,對水的需求也相當巨大。他們每天至少要在水坑邊喝兩次水。
大象喜歡在水坑里‘洗澡’,而麻雀每天都要喝水坑里的水,至少有兩次,沖突就是這樣發生的。
不過,非洲動物為了水坑打架也不奇怪。
除了水,非洲象的食物也與這些鳥類重疊,但還沒有人觀察到它們之間因為食物而大打出手。
紅嘴奎利亞雀有兩種食物來源。在它們的雛鳥出生后的前七天,它們所有的食物只能是昆蟲和蛋白質,而成年的只能吃植物種子。
大象是典型的食草動物,它們會吃紅嘴奎利亞雀采集種子的植物,所以可能會有一些沖突。
但總的來說,還行。紅嘴奎利亞雀喜歡吃帶種子的草,而食草動物喜歡大象吃新發芽的草。
來源:伯納德杜邦
麻雀為什么要趕走大象?
紅嘴雀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野生鳥類。在一個繁殖周期結束時,它的數量可以達到驚人的15億。
這些鳥過著高度社會化的生活。在一個典型的群體中,種群數量可以達到上百萬,這樣龐大的群體會一起外出覓食,一起筑巢。沒人知道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我們前面提到,攝影師說有20萬只紅嘴奎利亞雀攻擊三頭大象,這可能是保守估計。這種鳥會以整個鳥巢為食,可能有數百萬只。
在繁殖季節,雄性紅嘴奎利亞雀會早早筑巢。這些巢要么建在樹上,要么建在草地上。
來源:伯納德杜邦
有趣的是,這些雄性會一起筑巢,密度驚人。在百萬只鳥的大群體中,鳥巢的密度可達每公頃3億個,有時一棵樹上可同時掛6000個巢。它們似乎一點也不擔心其他雄性的競爭。
這種超大型的社交模式是他們能趕走大象的原因。
紅嘴奎利亞雀的體重一般在15-26克之間。20多萬只紅嘴奎利亞雀的總重量其實和大象差不多。這樣的群飛在一起就算不發動任何攻擊也夠煩人的了。
所以大象雖然皮糙肉厚,很難被麻雀傷害,但也只能落荒而逃。
有點像一個人被20多萬只蒼蠅圍著。蒼蠅可能沒想過害我們,但我們絕對不會想著去糾纏蒼蠅。
對于大象來說,紅嘴奎利亞雀可能只是因為喝水偶爾發生沖突,可能算不上攻擊,但對于人類來說,這種鳥真的有點惹不起。
為什么紅嘴奎利亞雀會和人產生矛盾?
你能想象幾百萬只鳥一起覓食嗎?
如果你看過紅嘴奎利亞雀的相關視頻,一定會讓你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它們像水墨畫一樣在空中飛舞。當他們找到草地時,他們一起奔向草地。后面的鳥吃了一塊后,向前飛,然后落下來。整個過程就像小草變成波濤洶涌的大海,鳥兒像波浪一樣向前飛去。
紅嘴奎利亞雀是非常高效和活躍的覓食者。它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吃,一只麻雀一天大約吃15克食物——,幾乎相當于它們的體重。
由于驚人的食量和龐大的種群,紅嘴奎利亞雀總是到處亂跑。
在非繁殖周期,紅嘴奎利亞雀會跟著食物四處活動,吃完一個地方就換到另一個地方。但出于某種原因,他們總能找到近期降雨量和草種豐富的地方。
在繁殖周期中,它們會在海拔1000米以下食物相對豐富的地方短暫停留,但白天仍要飛行50至65公里覓食,晚上再返回巢穴。
據統計,在一個7周左右的繁殖周期中,一群500萬只成鳥(幼鳥數量相同)總共要吃掉13噸昆蟲和1000噸種子。
關于紅嘴奎利亞雀的覓食,有一點很有趣。它們只在草原上覓食,會有意避開熱帶森林。因此,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種子。
這種食物來源是他們和我們產生巨大沖突的原因,因為我們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基本上都是他們喜歡吃的。
最后:非洲最大的農業害蟲之一
它們是目前非洲最嚴重的農業害蟲,被稱為‘有羽毛的蝗蟲’,但它們并不像蝗蟲那樣只是周期性出現,而是一直存在。
為了對抗這種鳥,非洲人民也絞盡腦汁,使用了各種殺鳥方法。有人花錢雇人在農田里敲鑼打鼓,也有人用網、殺鳥器甚至和汽油(因為密度高,和汽油還是很好用的)。有些地區還鼓勵人們抓著吃,發展各種烹飪技能。
據信,僅在南非,每年就有1.8億只紅嘴奎利亞雀被人為捕殺,甚至一個月最多能捕殺2100萬只鳥。
然而,紅嘴奎利亞雀的數量并沒有因為人類的捕食而減少,相反,它的數量每年都在增加。
主要是因為非洲現在大力發展農業,相當于紅嘴奎利亞雀的食物增加了。另一方面,它們還具有超強的繁殖能力,一年最多可產6窩,每窩可產3只左右。
非洲人辛辛苦苦清理趕不上自然死亡數量的鳥類。只能說作用微乎其微,但和非洲象一樣,它們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20 萬只麻雀攻擊大象會怎樣?來看非洲“流氓鳥” 龍飛鳳舞聞所未冰封大地聞沒有愛,生命將不可能存在;沒有愛,生命將會是痛苦,生命將會是一種懲罰。我們必須學會愛的技術。我們也需要互相支援,以建立一個有愛的家庭、單位、社區。世界是好是壞,全視我們日常的生活方式,以及我們愛的方式。31. 從另一個角度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303.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吨裰Ω琛?nbsp;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非洲,麻雀,覓食,亞洲象,炸藥Women differ fundamentally from men in childbearing ability; related to this ability is the maternal instinct - a desire to nurture - that is far stronger for women than for men, generally spea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