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5萬,錢曾峰景區關門拍照。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李存根
本期關注
日前,世界首個地質遺產名錄公布,中國7處地質遺跡成功入選,成為本次評選中地質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第一批世界地質遺產名錄的公布,引起了地球科學旅游研究的關注,尋找地球深處的奧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廣東省,身邊可以參觀學習的地質公園和地質遺跡,已經成為市民、游客和科普愛好者旅游和科普學習的重要場所。
新聞背景
據悉,世界首批地質遺產地評選是為慶祝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成立60周年而舉辦的大型科普活動。ICSU是一個國際性的非政府學術組織,也是世界上最活躍的地球科學團體之一。國際地球科學聯合會的地質遺產地是指具有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跡/地質作用的關鍵區域,是指地質遺產地具有最高的國際地質價值和研究水平,并得到了有效保護。從入選名單來看,涵蓋了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等著名區域的大量重要地質遺跡。
中國已入選七大世界地質遺產,包括中國單獨申報的浙江長興景山公園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和‘金釘子’剖面、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比魯特山和湖泊、香港早白堊世酸性火成巖柱狀節理、云南澄江寒武紀化石產地和化石庫、云南石林喀斯特、藏南絨布峽拆離構造體系、中尼聯合申報的珠穆朗瑪峰奧陶系巖石。這些遺址涉及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地層古生物、地理湖泊、地貌學等學科。
在浙江湖州長興舉行的中國選址新聞發布會上,與會專家表示,地質科學研究與礦產資源勘查、全民科普息息相關。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FGS)認證的首批7處地質遺產地,均為中國此前認定的國家地質公園或地質遺產保護區。它們每年接待大量游客和學生參觀考察,在宣傳宜居地球和礦產資源形成、生命演化、人類起源等科學知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惠州象頭山華師學校,由廣東省地質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提供。
趨勢分析
地球科學旅游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和旅游質量
讀萬卷書,走萬里路。被譽為‘旅游地學鼻祖’的徐霞客,游歷34年,足跡遍布中國19個省市。他改變了中國文人游山玩水、吟風詠月的習俗,在游覽過程中仔細觀察山川的形態特征、分布規律和形成演化機制,如實記錄了實地所見,成就了一部巨著《徐霞客游記》。
《中國地球科學旅游(自然游憩)行業報告(2021)》由中國旅游協會地學旅游分會主持編寫,認為地學旅游是以地學旅游資源為載體,以地學知識、歷史文化信息為內涵,以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和旅游素質為目的,以教育、觀光、研究、探險、科學考察為主要形式的教育和增進健康活動。地學旅游資源包括地質景觀、地理、動植物、化石礦產、天文現象、水景觀等。從海洋到沙漠、草原、喀斯特到丹霞、冰川、火山到溫泉、礦石到星空、古生物化石到大熊貓、丹頂鶴、無邊竹?!瓘哪撤N意義上說,地學旅游資源都是自然資源。
其中,各級地質公園,是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自然屬性、較高審美欣賞價值、具有一定地質遺跡的獨特自然區域
到2022年4月,全球已建立177個世界地質公園,其中中國有41個,居首位。中國還分批建立了縣級地質公園、省級地質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廣東目前有9個國家地質公園,包括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和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湛江公園。此外,廣州還有國家級地質遺跡、省級地質遺跡和大量市級地質遺跡。
黃埔油馬山奧陶紀花崗巖,由廣東省地質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提供。
專家觀點
廣東地學旅游研學走在前列
中國7處地質遺跡,世界首批地質遺產地之一,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選中。廣東省地質學會副秘書長、青少年戶外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馮丹參觀了其中的五所學校。她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都是見證了地球歷史的代表性遺產,在自然探索中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廣東有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和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湛江公園。作為一名行業專家,馮丹和許多同事也期待廣東省將來能有一個世界地質遺產地。例如,廣東南雄恐龍省級地質公園位于韶關市南雄市,這里的恐龍化石、恐龍蛋和恐龍足跡化石‘三位一體’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罕見的。雖然發現較晚,目前只是省級地質公園,但隨著學術研究的不斷推進,具有一定的入選潛力。
馮丹介紹,廣東省的地球科學旅游,特別是自然科學旅游和自然研究旅游開展較早,水平處于全國前列。馮丹說,地質公園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普通游客可能不知道黃山、泰山、張家界和巴丹吉林沙漠的獨特美景是如何形成的?其實都是地質公園或者地質遺跡。通過研究地球科學了解它們的起源豐富了我們的旅游體驗。同時,通過研究,可以引導學生或游客從地球科學領域關注此地演化歷史的科學意義,而不僅僅是欣賞美景。隨著景區相關科普知識的普及,會促進露營地的發展。目前相關景區開始增加科普內容。
丹霞山紅石派巖石課程由廣東省地質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提供。
此外,由廣東省科協地球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會主辦的地球科學知識競賽已連續舉辦五屆,對普及地球科學教育、普及地球科學知識、激發中學生對地球科學的興趣和熱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馮丹透露,接下來將啟動小學組:‘希望通過學習的力量和公益的力量,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家鄉的地球史,廣東和中國的地球史,乃至亞洲和世界的地球史?!?
比如廣州的越秀山、烈士陵園、三元里都出土過恐龍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廣東省地質學會和蓋亞天業從廣州的地質遺跡中挑選出52處,名為‘52個腳印’,因地制宜規劃半天的活動路線,組織具有公益性的科普活動,讓家長帶著孩子加入其中,度過一段快樂有趣的親子時光。
“52個腳印”科普活動前不久,組織家長和孩子去了黃埔區的麻友,這是網絡名人的熱門打卡點,也是廣州市的市級地質遺跡。油馬山的巖石主要是花崗巖,形成于5億年前的奧陶紀,是廣州最古老的巖漿巖。這種旅游不僅是城郊休閑游,還是很好的科普活動,也說明廣東省在地學旅游研究方面是走在前列的。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湛江湖光巖景區李存根攝
鏈接
省內地質公園推薦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廣東省丹霞山,因丹霞拉而得名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湛江公園:湖光巖,以馬爾火山地質地貌為主,海岸地貌、構造地貌等地質遺跡眾多。它被聯合國地質專家稱為地球和地質科學研究的“自然年鑒”。
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主要類型為錐形火山景觀,有獨特的深火山峽谷、巖石和多級瀑布。
陽春小巖國家地質公園:洞底有一條長達400多米的巖底河,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溶洞地質遺跡之一。
恩地熱國家地質公園:公園內出露溫泉較多,以水溫高、涌水量大、水質高、地質特征明顯、溫泉出露區保存完好而聞名。
開封國家地質公園:有斑巖、千層峰林、碳酸鹽巖喀斯特地貌等地質景觀,國內外罕見。
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多次火山噴發形成的中生代火山地質遺跡和2-1萬年前形成的典型海岸景觀。
陽山國家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跡有花崗巖景觀、可溶性碳酸鹽景觀和水體景觀。
饒平清瀾地質公園:主要由清瀾谷胡雪群、香爐山水晶洞花崗巖地貌、雙雞娘山火山穹丘等三大國家級地質遺產景觀組成。
探秘地球科學 地質公園可游可學 萬春雨冰封大地如油里無云3. 思念是一首詩,讓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讀出韻律來;思念是一陣雨,讓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濕潤起來;思念是一片陽光,讓你的陰郁的日子里明朗起來。在我看來,你結束留學后應該回國。104.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湛江,遺產,地理One of the reasons given for … is th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