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1日電
新華社記者鄭和
黃浦江和蘇州河見證了上海城市的發展和治理效果,從黑臭到碧水綠岸。在上海舉行的世界城市日全球家園論壇上,國內外專家稱贊上海積極推進‘一江一河’城市精細化治理示范區建設,認為此舉為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范例。
\'百年校區\'華東政法大學納入蘇州濱江綠地景觀提升工程,以專欄形式納入《上海手冊—— 21 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 2022 年度報告》。在這里,市民不僅可以沿著蘇州河漫步,還可以在附近的公園樹林里休息。百年校園、蘇州河華政段百年建筑、百年公園、中山公園百年古樹、20輛供濱江市民通勤的“百年公交”、沿江“百年路”萬航渡路,在蘇州河長寧段完美融合,成為開放共享的公共空間。
圖說:蘇州河華正段濱水步道。受訪者供圖。
蘇州河沿岸建筑,如四庫抗戰紀念館、外灘源、天安錢樹、濱江大廈、上海郵政博物館等。成了吸引人的打卡點。目前,上海正在進一步串珠成鏈,點亮蘇州河‘水客廳’。
近年來,上海加快河堤功能布局調整,全面實施濱水公共空間改造提升,先后完成黃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線、蘇州河中心城42公里岸線,實現水岸還民。曾經的‘工業銹帶’逐漸變成了今天的‘生活秀帶’,水清岸美,好游泳。
‘一江一河’濱水公共空間是上海城市精細化治理最大的實踐領域之一。問題在水,關鍵在岸。以蘇州河為例。建成工程初期,中心城區蘇州河兩岸約15.3公里,63個斷點。在‘還河于民’的過程中,上海積極鼓勵沿線單位和居民積極參與,共同建設,配合岸線的退讓,共享城市發展的成果。所以‘一江一河’的連接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建設工程,更是一個社會治理工程。
圖說:蘇州河水域四川路橋段風光。新華社記者王翔攝
一旦民心相通,工程就會順利進行。截污治污、清淤疏浚、碼頭搬遷、環衛設施建設、土地整治、兩岸綠化建設……歷時20余年,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先后實施四期工程。最后,蘇州河兩岸不僅實現了連通和景觀改善,還實現了全流域水質的改善,從‘魚蝦世代’到‘人人都愛’。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一級巡視員朱表示,2018年至2020年三年間,上海對蘇州河沿岸約20.2平方公里的濱水區進行了環境風貌綜合整治,對沿岸78個建筑立面、110個路段、33座跨河橋梁進行了清洗、美化和亮化,確保了濱江空間整體品質的大幅提升?!巴ㄟ^蘇州河工程,上海探索實施了全要素綜合管理的新方法、新路徑,為精細化城市管理積累了經驗?!?
[糾錯][責任編輯:錢]
從黑臭水體到“水上會客廳” 上海蘇州河新圖景展示精細化治理新路徑 五驚慌失措顏六見禮忘義色34. 成熟的麥子低垂著頭,那是在教我們謙遜;一群螞蟻能抬走大骨頭,那是在教我們團結;溫柔的水滴穿巖石,那是在教我們堅韌;蜜蜂在花叢中忙碌,那是在教我們勤勞。61. I’m very satisfied with what we have achieved so far.30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稌猿鰞舸人滤土肿臃健?nbsp; 清平樂 趙令畤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銷二喬。蘇州,博物館,外灘,新華社Even these days, when not all progress seems positive (nuclear weapons, air pollution, unemployment, etc.), the belief remains that for every problem there is a rational solu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