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財聯社,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民經濟中心副主任、原國家統計局局長哲在《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發表題為《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的署名文章。
寧吉喆: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著重增加勞動所得
文章指出,目前家庭部門可支配收入約占中國可支配總收入的60%,勞動者報酬約占中國可支配總收入的50%,有待提高。要堅持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構建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為提高居民收入和勞動報酬的比重,寧提出兩項措施:一是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要通過擴大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增加勞動者收入,擴大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知識密集型企業就業空間,穩定新型就業形式,增加靈活就業人員就業收入,幫助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增加就業收入。第二,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堅持多勞多得,著力增加勞動收入。完善勞動者工資決定、合理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農民工工資拖欠管理長效機制。完善國有企業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和科技創新薪酬分配激勵機制,改革完善體現工作績效、分級管理的事業單位薪酬制度,落實和完善公務員正常薪酬調整機制。完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制和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
寧吉喆:著力提高中等收入家庭人口比重 四方面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目前中國中等收入家庭占總人口的30%以上,提升空間很大。要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著力提高中等收入家庭的比重。對于如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寧提出了四點措施:第一,高校畢業生是有望進入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方面。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讓學有所專,學有所用。第二,技術工人應該成為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技能人才培養,提高技術工人工資,吸引更多勞動者加入技術工人隊伍。第三,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創業致富的重要群體。要改善營商環境,促進穩定經營增加收入。第四,城市農民工是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來源。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的住房、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問題。要合理提高基層公務員和基層企事業單位職工工資。
寧吉喆:四項舉措完善稅收調節機制 加大消費環節稅收調節力度 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它不僅是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也是收入分配的調節工具。至于如何完善稅收調節機制,寧提出了四條措施:一是優化稅收結構。要完善地方稅和直接稅體系,提高直接稅比重,增強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第二,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要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完善專項附加扣除范圍和標準,優化個人所得稅稅率結構。第三,提高消費稅和財產稅。要加強消費領域稅收調控,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探索建立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稅收制度。第四,完善稅收征管。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勢在必行
寧就如何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體系提出了三條措施。一是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從農村土地和金融資產入手,探索通過土地使用權、資金等要素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利。推進農村宅基地有序租賃、流轉、抵押,探索實現農村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同地同權,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分配向當地低收入困難群體傾斜。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豐富居民可投資的金融產品,完善上市公司分紅激勵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支持居民合理擁有住房資產。
第二,增加技術、管理、知識要素的收入。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充分利用股權、期權等工具激勵科研人員等核心人才。完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
第三,構建數據要素收益分配機制。要積極培育數據市場,完善數據價值實現機制,科學界定數據要素所有權,探索合理分配數據要素收益的方式和制度,促進數字紅利共享。
寧吉喆:四項舉措完善稅收調節機制,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瓜六神解鈴還須系鈴人無主果蔬菜不怕路遠,就怕志短;不怕緩慢,就怕常站;不怕貧窮,就怕惰懶;不怕對手悍,就怕自己顫。61. I’m very satisfied with what we have achieved so far.246.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稑酚卧?nbsp; 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綠暗紅嫣渾可事。綠楊庭院,暖風簾幕,有個人憔悴。將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寧吉喆,就業,個人所得稅,農民工,中小微企業34.An idle youth,a needy age.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