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杜宇
據央視官方通訊社微博10月20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利用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FAST)進行成像觀測,在致密星系團3354‘斯蒂芬五角星’及其周圍天空中發現了一個規模約200萬光年的巨大原子氣體系統。
據新華社官方微博消息,這個巨大原子氣體結構,尺度比銀河系大 20 倍。這是迄今為止在宇宙中探測到的最大的原子氣體結構。
010- FAST探測到的著名致密星系團‘斯蒂芬五芒星’周圍天空中的原子氣體分布(以紅色暈圈顯示:暈圈越薄,氣柱密度越低)。圖片背景是光學望遠鏡獲得的彩色光學圖像,‘斯蒂芬五角星’位于圖像中間。嵌入圖像是韋伯太空望遠鏡最近發布的紅外波段彩色圖像:藍光和白光代表近紅外波段的恒星輻射,橙光和紅光代表中紅外波段的氣體和塵埃輻射(圖片來源:NASA、ESA、CSA、STScI)。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關于重大天文發現和研究成果的論文于北京時間10月19日夜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上。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許聰表示,觀測宇宙中的氣體是天體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宇宙中所有天體的起源都離不開原子氣體。比如星系的主要演化過程就是不斷從太空中吸收原子氣體,然后轉化為恒星的過程。射電波段可以直接觀測宇宙中的原子氣體。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當今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可以探測到遠離星系中心的極薄彌散原子氣體發出的微弱輻射,從而為研究宇宙天體起源打開了新的窗口。
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最新發現20 倍銀河系的巨大原子氣體系統揭示了在遠離致密星系團‘斯蒂芬五芒星’中心的外太空存在大規模低密度原子氣體結構。這些氣體結構的形成很可能與已經存在了大約 10 億年年‘斯蒂芬五角星’早期形成期間星系間相互作用的歷史有關。
許聰說,這一發現對宇宙中星系及其氣體的演化研究提出了挑戰,因為現有理論很難解釋為什么這些稀薄的原子氣體在太空中這么長時間沒有被紫外背景輻射電離。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這次觀測表明,宇宙中可能存在更多這樣的大尺度低密度原子氣體結構。
綜合國家商報央視新聞官方微博、新華社官方微博、中國新聞網
比銀河系大 20 倍!“中國天眼”發現迄今為止最大原子氣體結構 瓢肥大豐滿潑愁眉苦臉大雨56. 平庸的人,只是眷念近處的風景,生活,總是如夢般遙遠,又如夢般切近。它,不卑不亢,是一種存在,在掙扎中彰顯其價值,其美麗;它,有聲有色,是一種歌唱,在起伏中詮釋其姿態,其浪漫。94. Watching films is regarded as a good means of entertainment.(2017.江蘇)孟郊20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队巫右鳌?nbsp; 促織兒090唐玄宗: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天眼,央視新聞,光和,新華社,中國新聞網23.First things first. 凡事有輕重緩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