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應季蔬菜比反季蔬菜更營養嗎?
蔬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合物等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在我們的日常餐桌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蔬菜卻引起了人們的質疑,認為吃反季節蔬菜不利于人體健康,那么如何才能正確認識反季節蔬菜呢?
什么是反季蔬菜?
想知道反季節蔬菜好不好,首先要知道反季節蔬菜的定義。時令菜是指根據季節、節氣等自然氣候條件種植、生長、成熟的菜肴,也叫時令菜。
反季蔬菜按照種植、生長的情況,通常分為三類:
1.異地種植。即在南方地區種植生長,冬季運到北方市場;這種蔬菜對南方來說是時令的,對北方來說是反季節的,比如菜梗、豌豆尖。
2.長期保存。即通過現代技術(如低溫儲藏)可以延長時令蔬菜如蒜薹的保質期。
3.溫室里種植的蔬菜。準確的說,前兩種蔬菜不是反季節,因為它們對于產地來說都符合季節,但是對于消費地來說都是反季節。而大棚種菜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反季節蔬菜’。
應季蔬菜比反季蔬菜更有營養嗎?
1. 一般來講,應季蔬菜比反季蔬菜營養含量更豐富、營養價值更高。
時令蔬菜中維生素C、可溶性糖和礦物質的含量明顯高于大棚蔬菜。例如:
當季種植的黃瓜每100g含葉綠素0.75mg、C16.2維生素C和糖2.3mg,反季節種植的黃瓜每100g含葉綠素0.36mg、C12.7維生素C和糖1.7mg,低于當季種植的黃瓜。
當季種植的辣椒和西紅柿每100克分別含有149毫克和33.6毫克的維生素C,而反季節種植的辣椒和西紅柿每100克分別只含有85.2毫克和14.3毫克的維生素C。
反季節種植的蔬菜蛋白質、鉀、鈣、鐵等營養成分的含量也低于應季種植的蔬菜。
2. 應季蔬菜多為露地種植,通風、日照等條件更好。
這是因為時令蔬菜種植在露地,通風良好,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使得營養物質的合成和積累更加豐富,果實飽滿多汁;而反季節蔬菜多生長在大棚內,受大棚內光照和溫度的限制,營養物質積累相對較少,口感也受到影響。
3. 無公害有機肥料的使用使反季蔬菜品質提升。
我國北方冬春寒冷,農作物種植有限,時令蔬菜單一,以大白菜、蘿卜為主,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2、胡蘿卜素的蔬菜如豆類、茄子、深色葉菜等很少,導致營養供給不平衡。
為了延長蔬菜在冬季的食用期,北方居民經常將蔬菜儲存或腌制。新鮮蔬菜,尤其是葉類蔬菜,長時間存放和腌制,不僅會造成原有營養成分的損失,還會增加蔬菜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含量,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反季節蔬菜的營養成分雖然比同季節蔬菜略遜一籌,但仍能彌補冬春季節單一蔬菜品種造成的營養不足,在合理膳食中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無公害有機肥的使用,反季節蔬菜中維生素C、可溶性糖、蛋白質和有機酸含量增加,硝酸鹽含量降低,反季節蔬菜的營養品質得到改善。
日常生活中如何挑選蔬菜?
日常選擇蔬菜時,應優先選擇時令蔬菜,以保證人體攝入蔬菜的營養和安全性;在蔬菜匱乏的季節,應季蔬菜應與反季蔬菜搭配,以保證人體均衡的營養攝入。
建議每天攝入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來源:北京青年報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應用市場的‘晨視頻’客戶端。歡迎新聞線索,一經采納,有償提供。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舉報熱線0731-85571188。
什么是反季蔬菜?應季蔬菜比反季蔬菜更有營養嗎?神情學而不厭專注風雪交加17. 人生象是一碗茶,需細細品味;人生象是一味藥,需認真煎熬;人生象是一盤棋,需仔細斟酌。81. I wonder if it is convenient for you to join me in visiting the exhibition.(2017.全國)80.盡信書,不如無書。 御街行 范仲淹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維生素c,維生素,纖維,準確,營養There were 100 traffic accidents in April, and increase of 5 percent in a five-month peri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