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響應時間決定動態畫質。有很多低價老高刷顯示器的1ms響應,指的是黑白。實際上灰度可能是5ms,也可能是8ms。這兩個標準幾乎是不相關的:
GTG指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灰度響應速度,這意味著圖像是模糊的。
MPRT指的是動態畫面。物理上,開啟動態模糊后移動時不會粘貼。
第五點是畫面同步和響應效率參數??∟是G-Sync,卡A是Free-Sync。
G-Sync/Free-Sync決定了顯示屏和顯卡輸出信號的同步程度,和刷新率不太一樣。外觀是屏幕可能會被撕裂,邊框甚至會嚴重掉落。G-Sync貴一點,因為是物理模塊。
第六點是屏幕亮度/HDR/對比度/杜比視界,顯示畫質參數。參數越高,價格越貴。
這些參數決定了整個畫面的顯示細節。節奏慢的RPG可能好但不是剛需。FPS、RTS這類需要高度專注的游戲非常重要。如果相鄰的顏色不能一眼分辨,肯定會耽誤玩家的判斷。
說完屏幕再說音頻?,F在已經到了藍牙5.0以上協議時代。100元的TWS耳機很少出現高延遲問題。追求2.4G連接,選擇擁有自己獨家技術的羅技雷蛇就不錯了。當然,wired更好。
除了延遲,分為實體7.1和虛擬7.1的通道7.1對玩家的影響最大。
7.1物理學的原理是在耳機中安裝多個揚聲器,讓不同位置的揚聲器形成環繞聲場。對于游戲來說,這種多層次的聲音更真實,尤其是競技類游戲,但是對聲卡的要求高,主板上的聲卡一般推不動。
0虛擬7.1和實體7.1目標一致,但如果通過軟件實現音頻層次感,價格會低很多。知名的雷蛇雷音驅動可以在直接系統層實現7.1的效果,你需要做的就是購買相應品牌的耳機,安裝軟件。
除了雷音等驅動層方案,還有杜比pro logic等跟隨游戲程序適配的技術。不過也有硬件要求,游戲和主機都要經過杜比授權。Xbox和PS5都可以。
2游戲反饋速度
即使是星露谷這樣的老年游戲,緩慢的游戲反饋也會讓人相當難受。單機游戲靠主機功能,網絡對戰游戲除了主機功能還要看網絡質量。
目前游戲主機功能需求有四檔。遵循顯示能力,檔位測量基于分辨率FPS。一般在游戲官網都會給出相應的配置要求。下面介紹一下他們從差到好的情況。
第一檔最低畫質1080P 30FPS,最差可玩級別3A。一般配置要求如下。
顯示屏:1080P 60Hz(75Hz)
CPU:四核四線程
內存:8G
顯卡:GTX750Ti(GT1030)
個人推薦AMD R5 5600G配Vega7核顯。這款核顯游戲性能相當于750ti,省電,可以開啟更多內核的更多網游。
二檔2K 60FPS中高畫質,游戲體驗不錯。一般配置要求如下。
顯示:2K 60Hz(75Hz)
CPU:四核四線程/4.0GHz
內存:16G
顯卡:GTX1060 6G(RX580 8G)
如果對流暢度有渴望,想達到2K 120FPS的高畫質,一般配置要求如下。
顯示屏:2K 120Hz赫茲(166赫茲)
CPU:四核八線程/4.0GHz
顯卡:GTX2060 6G(RX5700XT 8G)
第三檔是4K 60FPS中高畫質開啟光追。如果主播放器是3A的話,提到4Ks畫質基本不考慮120Hz高刷。即使目前最強的新卡4090也能穩定100FPS,開輕追還是挺好的。根據用戶測試,一般配置要求如下。
顯示器:4K 75Hz
CPU:四核八線程/4.3GHz
內存:32G
顯卡:GTX2080 8G(RX6700XT 12G)
如果主打游戲是網游,4K 144FPS全高畫質,雅閣
第四檔是眾生平等的游戲,比如英雄聯盟,DNF。大部分主機可以1080P 60FPS運行,甚至非游戲性能主力的Intel UHD600核顯也可以運行。當然最好是上BIOS,把核顯的分配內存改成2G。之前也有寫過相關教程。
除了對主機功能的要求,網絡質量同樣重要。其實游戲的合約并不大,對帶寬要求也不高。主要原因是延遲收到合同。對應的游戲內參數是Ping值,單位是毫秒(ms)。
如果你關注過lol事件,應該都還記得之前MSI的高平事件。正常游戲的Ping值應該低于30ms(當然越低越好)。高于此閾值可能會導致操作輸入后的無效響應。
0確定Ping值有三個方面:
首先是內部環境。網關設備(通常是路由器)需要足夠強大。此外,主機的拓撲結構盡可能簡單。就國內網游而言,只要不是路由器套路由器,這種多層NAT一般問題不大。
第二是外部環境。運營商修改線路時,可能會出現小區/樓內帶寬不足的問題。典型的樣子就是白天沒事干,晚上就卡著。聯系運營商客服整改即可。
第三是游戲問題。有些游戲沒有在大陸設置服務器,或者有時間安排問題。這種情況下,你就得花錢買網易UU之類的加速工具。很多路由器都內置了網易UU程序,網關加速比單獨主機加速方便很多。
3播放器操作輸入
以上兩段是剛需。先說不是剛需但確實能提升整體體驗的點。首先,輸入工具,鍵盤鼠標作為向主機發送指令的硬件,很難找到不能用的東西。壽命也不錯,但實際體驗另當別論。
對于休閑玩家來說,不同性能的輸入設備體感差異可能沒有監聽耳機主機強。只要按鈕失靈,就不是什么大事。像耳機,只要注意價格低,盡量不要接2.4G的設備,確實可能會導致不穩定。
對于職業玩家來說,鍵盤和鼠標的性能差別很大。首先,鍵盤,不考慮外形的心理影響,不同結構和軸在按壓時的觸發手感差別很大,尤其是長時間持續輸入時。手部疲勞的區別非常明顯。
我以前做過實驗。我找了五個沒用過機械鍵盤的朋友,嘗試在Cherry下量產紅軸和茶軸。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不同關鍵工序的區別。
關于不同鍵盤結構和軸對手感影響的知識點太多了。本文就不贅述了。在過去的兩年里,鑰匙圈太多了。最近寫了一篇關于機械鍵盤相對深度的科普文章,光是結構對比就寫了一千多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關注一下。
不同性能的鼠標在使用上也會有所不同。除了DPI、輪詢率等體感參數,作為一個大手筆用戶,我最關心的就是鼠標的尺寸,太小拿不住,所以用的都是Viper或者Snake迭代的型號。歡迎有經驗的朋友在評論區留言。
4電子競技氛圍營造
輸入工具對游戲的物理影響有大有小,電競氛圍真的是純心理因素。根據我個人的喜好,我目前對房間改造的思路主要集中在設備位置、燈光、五金收納等方面。
因為我個子高,所以還是有展示的需要。不然低頭看久了脖子就疼。有三種主流方案:
a、水平/垂直角度和高度可以通過顯示器自帶支架調節,僅限于顯示器自帶支架的極限高度和桌椅高度??烧{范圍不大。
方案B,買個顯示器加高架。最常用的問題
0方案C,買個顯示器支架。這個方案可以說是程序員的標配。與方案B相比,調整范圍更廣,尤其適用于雙屏桌面??梢暂p松調整位置,切換兩個屏幕的主輔狀態。最好用升降臺吃飯。
RGB臺式機相信是每個男人的夢想。晚上在五顏六色的房間里玩,內心的味道zei一下子就上來了。雖然對操作沒有什么直接的幫助,但是感覺舒服真的很好。畢竟玩游戲只是為了好玩。
在構建RGB方案的時候,記得選擇最核心的燈光效果,也就是讓某個硬件或者某個軟件控制其他硬件,否則會相當不和諧。
十年蛇粉精選的核心是Razer Chroma燈光效果,不僅支持游戲同步燈光提升氣氛,還指出很多第三方品牌燈光硬件支持接入。除了Choma,主流的燈光效果還有華碩Aura,海賊iCue,飛利浦Hue等。
硬件造型看個人喜好,幾百人都有。造型越古怪,東西越小=價格越貴。尤其是想要搭建無線RGB桌面,需要準備相當可觀的預算和調整時間。以下是我最近的改動列表。
本次核心變更硬件11本次變更一波三折。下面分享一下硬件選型和部署中遇到的坑。打算雙十一新裝/翻新桌面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避坑。
1班長螞蟻電競ANT27VU(滿血)
新游戲顯示器選用螞蟻電競剛剛發布的熱血滿滿的ANT27VU。與老款相比,它升級了幾個關鍵參數,但價格沒有變化。
首先是面板。熱血版ANT27VU升級到AUO 7.0的27寸FastIPS屏幕。與之前的6.0方案相比,主要是在GTG的響應速度上有所提升。螞蟻電競通過訓練達到了1ms的響應速度,可以有效緩解拖影問題。
第二個是刷新率。老款ANT27VU刷新率144Hz,滿血版升級到160Hz。如果主機功能足夠,26Hz的提升確實可以讓動態畫面更流暢。
第三個是接口協議。老款ANT27VU的HDMI接口協議是2.0,新升級到2.1。最大的區別是帶寬從18Gbps升級到48Gbps,可以提供4K 120Hz動態HDR支持。
ANT27VU滿血版升級了三個關鍵配置,但重點是價格沒變。2000年初的4K Fast IPS 160Hz顯示器可以說是非常便宜。原裝支架支持多角度高度調節,背面還有相當帥氣的RGB燈條,值得入手。
0 螞蟻電競27寸IPS高清屏4K 160Hz 1ms響應廣色域HDR400雙HDMI2.1升降旋轉支架游戲電競顯示器ANT27VU JD。COM: 3499去看看。
2支架E560,北弧
為了搭建無線桌面,調節顯示器高度(主要是因為太丑,原有底座占地面積大),這里是新ANT27VU的顯示器支架。
本來覺得原廠顯示器用的北弧E560挺好的,就直接買了同型號的。畢竟13KG的承重是剛需。
尷尬的結果來了。半裝后發現ANT27VU背面確實有VESA接口,但是只支持75*75背板的異形槽。北弧E560的標準背板為100*100,北弧沒有單獨出售的75*75選項。
問了朋友,這種異形槽的解決方法也比較簡單,在馬云家搜索添加加長銅柱即可。
這種加長銅柱主要看三個尺寸。型號名稱格式一般為Mx*x xx,分別對應規格(M2、M3、M4)、長度(mm)和齒長(mm)。這里有個避坑的地方。因為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問題,怕尺碼不合適,買了四種不同的尺碼。
我收到貨才反應過來。原來這個東西是可以擰在一起使用的,所以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買一包小的就好了。特別不好的是一張卡不要求大小。1-2mm的差別問題不大。
010-35
Brateck北弧(17-35寸)27顯示器支架底座24顯示器高度支架顯示器支架臂32電腦支架三星AOC小米e350/e560 JD。COM: 299去看看吧
3耳機,雷蛇Kraken深V3X的觸角
這是最便宜的雷蛇7.1耳機,帶信仰之光。兩側有RGB信仰燈支持色度燈同步,顏值滿滿。
0相比上一款,深V3X的Kraken觸須驅動單元換成了RazerTriforce結構,包含三個40mm驅動單元,分別負責高、中、低音,音質的立體感強了很多。
同時,麥克風技術也進行了升級,采用了最新的超清晰心形拾音技術,使接收廣播時的噪底更小,聲音更大。
和我之前一直用的耳包相比,深V3X的Kraken觸手還有一個讓我覺得不錯的地方就是它的重量。整體重量只有285g,非常適合長期佩戴。
耳機機身上既有音量調節,也有一鍵關閉開關,在游戲中使用相當方便。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這不是3.5mm音頻接口,需要吃USB接口。筆記本用戶需要檢查U口是否夠用。
雷蛇耳機Kraken觸須之淵X標準版電競7.1頭戴式筆記本電腦帶麥克電競麥克風絕地求生吃雞Kraken觸須之淵V3-X(黑色USB魔燈)JD。COM: 299去看看。
4鍵盤按鍵時鐘Q0
Q0這個小Pad的顏值真的挺高的,鋁制球帽拍照的時候真的很好看。
本來我是要去拍道具當軸測員的,結果發現更適合游戲輸入。
適合游戲的主要原因是Q0支持自定義多層重建,操作相當簡單,不限于游戲。您可以更改密鑰作為生產力控制。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提供了教程。
修改完鍵位圖后,最好買一套鍵帽,用實際按鍵替換相應的小鍵盤,這也是定制鍵盤的魅力所在。
Keychron Q0定制Pad小機械鍵盤21鍵QMK變鍵RGB背光CNC陽極鋁殼天貓:338去看看
5.儲物臺底部線架的耳機手柄支架。
線架抄襲了趙華哥的方案,既可以收納插頭和充電頭,又可以作為收線器收納過長的電線,有助于對比地面和桌面的清潔度。
0老蔡同志去線下宜家買的。單價60多元。我去1688找的同款。單價20多元,郵費10多元。夠買兩張一米五的桌子了。建議買這種卡扣式的,不會傷桌面。
耳機和手柄收納架從科騰的三層收納架開始,剛好能裝下兩個手柄和一個耳包。不占太多空間,重點是金屬,很帥。
除了金屬支架之外,Keten的這款套裝還附帶了一個類似皮膚的硅膠墊,只需一張卡就可以簡單安裝,不用擔心會刮傷手柄耳機。
6鄧光依萊家庭桶
作為米家和雷蛇的忠實用戶,RGB燈效率真的只有依萊。燈帶可以涂上依萊自己的燈效,也可以叫雷蛇之家的色度來接手。
除了同步色度燈光效果,易家驅動還支持兩個系統層的同步:屏幕顏色拾取和音樂節奏。
當然,如果是游戲畫面同步,就得是色度?,F在色度挺強的,還支持WallpaperEngine同步拾色。
停安利下載依萊剛剛發布的燭臺氛圍燈。這款產品一上架就賣斷貨了,最近才補貨。
這個燈沒什么特別的,就是好看,顏值高,亮度高。它支持呼吸模式。睡覺的時候放一個在床頭很好看,而且內置電池。晚上拿著照明很實用。
7主機配置 CPU顯卡硬盤內存
房委會
CPU是英特爾第十二代旗艦12700KF??梢哉f12核20線程足夠應付一切?;绢l率3.6GHz,核心頻率高達5.0GHz,三級緩存25MB,本身沒有核顯。PCIe頻道的數量甚至達到了20個。如果你看了上面的描述,你就會知道CPU對于游戲主機來說并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0 英特爾第十二代酷睿i7-12700KF處理器12核20線程單核睿頻高達5.0Ghz 25M三級高速緩存臺式機CPU JD。COM: 2749.5看看吧。
顯卡是4K游戲的入門級炫彩iGame 3070ti。入門級指的是高質量的3A游戲,如賽博朋克2077。中高質量游戲預設4K分辨率,戶外可運行60FPS以上,網游可走4K 120Hz。如果不著急的話,建議等40系分配,或者當垃圾人抄底2060或者5700XT,兩張600-700塊錢的2K礦卡。
七彩iGame GeForce RTX 3070 ti Ultra W OC 8g 1770-1800 MHz 賽博朋克2077游戲追光電腦顯卡JD。COM: 4499去看看。
內存選用的是石泉夢的DDR4版本,顏值的出現是石泉真正理解的。這群幸運兒碰的是B模粒子,默認定時是C14 3200MHz。
需要注意的是,Z790和X670主板仍然會有DDR4內存版本。選擇D4還是D5取決于預算。內存對游戲的影響其實比CPU大,主要看總容量和頻率。低端可以玩容量,高幀數看頻率。
需要提醒你的是,如果要手動超頻內存,內存的顆粒很重要。優先選擇三星B-DIE一直是玩家認可的。另外,你還得看主板。不要選三線主板,老老實實照顧三家,也就是華碩、微星和另一家立場不正確的公司。
下圖是石泉夢(B模粒子)在MSI Blade Ti上的超頻性能,可以輕松超過C14 3600MHz。能超過多少和主板密切相關,盡量不要選擇二三線主板作為超頻平臺。
系統/軟件支持調整:相關配置在以下描述中不再提及:
雙屏配置調整雙屏新手配置教程
基本功能配置中高端顯示器功能配置教程
游戲質量修改通過Reshade自定義游戲質量和流暢度。
鍵盤映射修改通過開源軟件更改定制鍵盤的按鍵
1雙屏配置調整
現在使用的兩款顯示器尺寸不同(32寸和27寸),所以把顯示范圍更廣的32寸豎起來作為數據狀態顯示屏。排名的時候看看新聞和策略就好。
首次使用雙屏時,需要在系統中設置主副屏。區別在于較低的狀態欄和程序的優先級顯示級別。右鍵單擊桌面空白處的顯示設置,選擇顯示器作為主屏幕,如圖所示,并選中底部的設置為主顯示器。
由于這次副顯示屏是豎著用的,所以要拉下來調整顯示方向,改成豎著用。
Windows現在對雙屏還是挺友好的。您可以拖動并調整系統中與主屏幕和輔助屏幕相對應的位置。這里我把系統位置調整到和物理位置一樣,你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來移動。
0如果你的雙屏刷新率不一樣,除了上面的位置調整,還要手動選擇刷新率。否則,雙屏通常會下降到兩者的最低參數,或者同一配置頁面會下拉到底部并單擊高級顯示設置。
跳完后,先選擇要調整的顯示器,找到刷新率,更改。
最后一步是我的個人喜好,顯示方式不同。
器只顯示該顯示器上打開的窗口。
進入設置的個性化,進入任務欄配置。
展開任務欄行為,將顯示修改成打開窗口的任務欄,雙屏配置至此完成。
2基礎功能配置
顯示器功能有些不是默認開啟,需要系統/軟件開啟后方能生效,這段說一下需要手動開啟的那些功能:
首先是G-Sync,系統桌面右下角托盤區找到NVIDIA圖標,右鍵打開控制面板,找到設置G-Sync,選擇需要開啟的顯示器后勾選啟用,個人建議是勾選"以窗口和全屏幕模式啟動"。
第二個就是開啟增強畫面的HDR,對競技游戲和3A大作的視覺加成特別高。
右鍵桌面進入顯示設置,選擇需要修改的顯示器,下拉啟用"使用HDR"。
開啟后會多出幾個子選項,如無特殊需求勾選上自動HDR,SDR的內容亮度建議調整到70左右,更適合正常人使用。
上個頁面點擊視頻播放進入二級配置頁面,勾選上"自動處理視頻以增強其效果",至此顯示器相關的基礎完成。
3游戲畫質修改
正常游戲會給出低中高畫質配置,正如描述所言,這些配置是廠商給的預設,下面會有非常多的具體選項,但部分廠商給的可配置項比較少,導致玩家會陷入強制升級主機配置的怪圈。
這里和大家分享的是老牌自定義畫質插件Reshade,通過它可以降低非重要參數來提升顯卡輸出幀數,反之也能提升參數榨干機能,但是切記別用在有VAC檢測的競技類網游上,會定義成外掛,官方下載地址如下,建議下載圈出來的全插件版本:
https://reshade.me/
PS:還有一款主流修改畫質工具ENB,相比Reshade而言配置方法比較硬核,不太適合新手使用,感興趣的話有機會單獨出個教程。
http://enbdev.com/
下載完Reshade后雙擊打開,會自動搜索電腦上的游戲,如果沒有就點下面的Brower,手動找到游戲運行程序選中。
再次提醒:吃雞、CS-Go等網絡游戲切記不要使用,加強景深和素材邊緣這類修改和作弊沒有區別,VAC檢測到必被Ban賬號!
第二步選擇API接口,不同游戲不一樣,如果你不知道選啥就點擊下圖中的維基百科搜索下。
這里以巫師3為例,找到對應百科下拉到底部的系統需求,可以看到巫師3所用接口是DirectX11,回Reshade選擇后下一步。
第三步選擇存放Reshade配置文件的路徑,懶得選就點右下角的Skip。
第四步選擇特效包,SweetFX作為老牌綜合插件必選,其他的看描述自己選擇,個人推薦高性能主機安裝FXshaders這個主要修改光源和陰影特效的特效包,確認下一步。
PS:全選也行,就是下載可能會比較慢(也有可能失?。?,如果只是想降低部分特效提升幀數,建議只安裝SweetFX+qUINT這兩個特效包。
接著會提示需要安裝的具體特效,默認全選不用動,點擊下一步。
全部下載完成后會彈出成功提示,點擊Finish確認,Reshade會自動關閉,不要慌,對的。
接著開啟巫師3,啟動時候就能看到游戲上方多出來一條Reshade啟動提示,按Home鍵呼出配置菜單。
首次進入Reshade配置頁面會提示初始化,點擊Continue下一步會提示創建配置文件,確認后點擊下一步。
這里在左側會列出來各種各樣的特效,勾選上可以預覽特效效果。
比如我這里開啟雨天玻璃特效NormalMap,游戲畫面會立刻變成對應效果,如果顯卡比較差的話可能會慢一點。
確認下一步后界面下面會多出插件對應的細節配置,如果你對預設很滿意,直接點finish,按Home鍵退出編輯頁面正常游戲即可。
如果你的目標是降低部分畫質/特效來提升游戲幀數,開啟并修改SMAA、MXAO和SSR這三個特效會比較明顯。
調試前先開啟Reshade自帶幀數統計,點擊Settings,勾選上下面的show fps和show frame time。
之后在游戲右上角會顯示實時幀數,方便用戶比對調整前后的輸出變化。
這三個插件的支持修改項如下圖所示,給英文困難戶翻譯一下重點項目,根據描述降低到你能接受的程度即可。
第一部分:SMAA.fx參數
Edge Detection Threshold 邊緣檢測閾值
Depth Edge Detection Threshold 深度邊緣檢測閾值
Max Search steps 最大搜索步驟
Corner Rounding 邊角圓潤度
第二部分:qUNINT_mxao.fx參數:
Sample Quality 樣品質量
Sample Radius 樣本半徑
Render Size Scale 渲染尺寸標度
Ambient Occlusion Amount 環境遮擋量
Fade out Start 淡出啟動
Fade out End 淡出結束
第三部分:SMAA.fx參數:
vertical Field of View 垂直視場
Reflection Intensity 反饋強度
Reflection Exponent 反饋指數
Fade Distance 淡出距離
Ray Tracing 射線追蹤
Acceptance Range 驗收范圍
Ray Jitter Amount 光線抖動量
如果你實在是懶得調整,可以去3DM論壇或者NexusModManager論壇下載別人調試好的配置文件,基于別人做好的配置微調能節省很多時間,前提一定要注意你的主機配置和作者類似,不然CPU顯卡可能會瞬間滿載導致爆機。
4鍵盤映射修改
KeyChronQ0這類小鍵盤玩法比較多,可以作為87鍵盤的獨立數字區增補,也可以通過改鍵成為游戲專用小鍵盤,接下來教大家如何通過VIA這個開源工具修改客制化鍵盤的按鍵。
將Q0連接到電腦后,打開VIA的官方網頁,點擊Authorize device開始添加設備:
https://usevia.app/
正常網頁會自動識別到支持VIA調試的設備,我這里選擇Q0后點擊連接。
跳轉到配置頁面后,選擇修改定義的按鍵,下面會列出所有功能,點擊選中會立刻生效。
如果想將某個鍵改成非常規按鍵,點擊左下角的可選功能進行切換,對應功能下圖已經為英文不好的朋友標注出來了。
單獨說一下層功能,左上角可以看到,Q0一共支持三層不同的功能定義(layer0、layer1和layer2),點擊切換即可查看。
不同層的切換邏輯類比普通鍵盤的Fn+某個鍵組合,這里我將Q0最下的第二個鍵定義成Fn1。
接下來切換到第二層(layer1),也就是第二層,將最左上角的定義改成計算器。
配置完成后測試功能,Q0按下我定義的Fn+左上角按鍵這個組合,可以成功調出計算器。
如果想配置組合鍵或者宏,點擊左上角的macro,選中一個配置模板,按照要求填寫觸發結果后保存即可,觸發結果需要按照VIA格式填寫,按鍵代碼的開頭正常為KC_:
{KC_LALT,KC_R,}
具體代碼參考VIA官方文檔,用Ctrl+F搜索關鍵詞比較快一些:
https://docs.qmk.fm/#/keycodes_basic
如果想將你的配置分享給其他人,點擊左上角的Save+load,點擊save即可下載你的配置文件,結尾是json。
理論上只要鍵盤用的是GMK固件,VIA都能支持修改,大部分的客制化套件都可以,不清楚的話只能問客服了,至此客制化鍵盤改鍵教程完畢。
總結給一拉到底的朋友們簡單總結下:
就搭建游戲環境而言,建議確認顯示器這個唯一輸出設備后再去設計裝機單,主機和顯示器兩者機能匹配才能發揮最大作用,不然浪費主機的機能。
單機玩家不要盲目追求頂級主機硬件方案,可以通過Reshade和ENB這類插件自行根據機能調整游戲的配置參數,榨干硬件提升畫質或者降低特效或者畫面質量換取游戲幀數都可以。
外設同樣會影響游戲體驗,如果追求整體游戲環境,可以適當降低顯示器和主機配置到穩定2K+120Hz這個標準,縮減下來的預算加在鍵盤鼠標耳機和RGB燈上,打機體驗更佳。
電競裝機不止 CPU 顯卡!萬字長文教你提升游戲體驗 晚霞愁眉緊鎖如國色天香火25. 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漣漪的西子湖,隨著時間的流動,它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浪花飛濺,時而巨浪沖天……人們在經受大風大浪的考驗之后,往往會變得更加堅強。當我沿著公園路往東走的時候,有一個老人在街的另一邊從公園里走出來。389.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獄中題壁》 朱鈿寶囗,天上飛瓊,比人間春別。江南北上,終未見、漫擬梨云梅雪。275劉方平:月夜雷蛇,物理,分辨率,電競,京東It is equally possible that legislators can address both areas of concern concurrent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