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是一個對大多數人來說并不陌生,卻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
在這里,除了治病救人,總是很容易傳播各種‘民間傳說’,就連住院的病人也經常聲稱自己在醫院遇到了‘靈異事件’,并繪聲繪色地描述出來。很多醫生甚至把自己的‘親身經歷’當成茶余飯后的談資,給這種神秘的迷霧增添了更濃的色彩。
這是捕風捉影,還是真的?其實目擊者的描述不一定是假的,但也沒有傳說中描述的那么迷幻,因為這些現象都可以用醫學知識來解釋。
01.聽ICU醫生講述看似荒誕的故事。
和一個在ICU(重癥監護室)工作的同事聊天時,我聽他說起過他遇到過的兩個‘靈異事件’:
1.有一天半夜,一個因心源性休克住院的病人,直直地坐在床上等了一會兒。這位患者因為病情危重,一入院就插管,氣管導管一天前剛拔完。夜深人靜的時候,沒有人環顧四周,病人卻一直看著自己的床尾,嘴里不停地打顫,像是在和什么人聊天。這一幕嚇得值班護士趕緊叫醫生!
結果醫生笑著說:‘你有空可以多跟他聊聊,他會好得更快的?!?
2.一次上午查房,一個病人問床醫‘昨晚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怎么感覺重癥監護室進進出出這么多陌生人?’旁邊跟著查房的護士嚇了一跳,在醫生耳邊小聲說:‘昨晚確實有個病人心臟驟停,沒有搶救過來……’
醫生看了一眼護士,笑著對病人說:“我們不要再想這個了?!?。我們去普通病房就沒事了。
……
當然,讀到這里,你應該已經猜到這些‘超自然的東西’不是真的了。
02.什么是ICU綜合征?
ICU綜合征是指重癥患者在ICU監護期間出現精神障礙等異常表現的臨床綜合征?;颊叱3霈F譫妄、幻聽、行為動作異常、意識思維混亂等。這些所謂的‘超自然事件’對患者來說似乎是親身經歷,在視覺、感覺甚至觸覺上可能顯得栩栩如生,但這些只是身體機能的異常反應。
03.形成的原因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合。
入住ICU的重癥患者不僅遭受了嚴重的身體創傷,還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再加上ICU的特殊環境和藥物治療,這些都會導致很多患者出現‘ICU綜合征’的現象。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其發生率從20%到80%不等!
1.個人因素
由于部分患者病情突發,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容易夸大病情甚至認為情況危及生命,從而產生強烈的恐懼和威脅。尤其是性格內向或既往有精神或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2.治療因素
病情較重的患者會在ICU接受更復雜的治療,如激素、苯二氮卓類藥物(文獻證實其他鎮靜藥物也可引起譫妄,故應定時使用鎮痛鎮靜藥物)和茶堿類藥物,均可能引起精神癥狀;抗感染藥物,如莫西沙星,對老年人有不同的精神副作用。
尤其是氣管插管,接受機械通氣的患者,ICU綜合征的發生率甚至可以高達50 %- 80%!
3.ICU環境因素的患者,長期看不到家屬,封閉的病房24小時燈火通明。此外,醫護人員由于工作繁忙,進進出出,伴隨著周圍的監護治療設備發出長時間單調的噪音,甚至警報聲。尤其是看到同病房其他病人的搶救和死亡,更容易引起孤獨、無助、恐懼、緊張、焦慮等心理反應,從而誘發該綜合征的出現。
04.ICU綜合征的表現
ICU綜合征的表現多種多樣。從精神意識到肢體動作,在不知情的外人看來真的很容易和‘靈異事件’聯系在一起。
1.譫妄:最常見,如幻聽、言語障礙,甚至有患者描述自己能飄在空中;
2.異常行為:如指指點點、大喊大叫,甚至不受控制的撕扯、毆打、責罵;
3.意識思維混亂:妄想、思維破碎、答非所問等。
4.其他一般癥狀,如倦怠、失眠、全身疼痛、腹瀉便秘、皮膚感覺異常等。
05.如何治療ICU綜合征?
輕度ICU綜合征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器質性損傷。往往在離開ICU環境后,恢復到相對正常的生活/工作狀態,比如轉到普通病房或者出院。隨著患者精神放松,逐漸恢復正常作息,就可以恢復正常了。
除了ICU,個別普通病房的患者也可能出現這種綜合征的癥狀。這個時候,醫生和家屬需要給患者更多的溝通和關心,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幫助他們放松。聊天、聽音樂和適當的心理暗示都可以起到非常顯著的積極作用。
重癥ICU綜合征可能造成嚴重后果,降低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甚至增加患者出院后的死亡率,需要早期正規的心理行為和藥物干預。
為什么總有人在醫院看見“靈異現象”?不左旭日東升顧右盼恥下問21. 習慣是一件很可怕的東西,它會把不正當的事情變為理所當然30. How nice to hear from you again.蘇軾286.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端{歌頭》 江南自是離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沙。怎得銀箋,殷勤說與年華。如今處處生芳草,縱憑高、不見天涯。更消他,幾度東風,幾度飛花。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醫生,失眠,音樂,激素12、Good wine needs no bu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