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國,城投已經在各個城市大規模上演。CRIC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地方城投公司已經收購了40%的土地。集中供地以來,22個城市城投公司拿地總額近9000億元,占總額的28%,拿地數量超過1000宗,占總額的38%。
爛尾工程好理解,有些麻煩得有人罩著,但城投憑什么拿地?
兩個原因。
一是民企開發商紛紛爆雷,躺平不再拿地。這部分地還沒拍出來,央企國企的胃口也沒那么大。為了維持土地市場的穩定,防止大規模拍賣,城投作為當地的親兒子自然義不容辭。
第二,趁著地價便宜,在手中囤積更多的土地,正好可以為以后的安置房、經適房、出租房、舊城改造、舊改做準備。
一舉兩得。
所謂城投公司,本質上是一個融資平臺,完全由地方政府掌控。
城投公司的成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的分稅制:稅收上交中央,地方政府缺錢發展,后來被允許成立城投公司,通過它籌集資金。
顧名思義,地方城投公司就是來搞城市建設的,主要是為一些地方城建項目融資,最后實現快速發展。
地方投資公司的融資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土地抵押向銀行貸款,另一種是直接向市場發債,即城投債。
在過去的資本市場上,城投債可謂是信仰般的存在,因為城投債對應的資產是國有資產,地方政府占有這些資產的收益。
然而,上周,關于昆明城投違約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
總的來說,房地產行業的持續下滑造成了房企大規模的債務違約,房企缺錢進一步導致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模式難以為繼。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地方政府已經面臨財政赤字的問題。
甚至可以說,地方城投債的風險已經逐漸暴露,城投債的大雷霆正在隱現。
因為前幾年房地產市場非?;鸨?,地方政府的土地幾乎都是不賣的,投資城投債的投資者根本不用擔心違約。
但近兩年受經濟下行和疫情影響,房地產市場不再火熱,地方財政收入減少,城投公司債務壓力加大。
在這種情況下,與地方財政高度掛鉤的城投公司開始債臺高筑。不僅他們的債務攀升,近年來一直被視為剛性兌付的城投債甚至經常出現技術性違約。
從2021年開始,大部分民營房企出現在拍賣市場的頻率越來越低,有的甚至直接消失。
現在的民營房企受困于資金鏈危機,光是維持項目開工就搞得一塌糊涂,更別說拿地了。
目前排名前10的房企中,只有綠城一家民企在拿地,其余基本都是國有央企。即使是國有央企,拿地金額也比過去大幅下降,都想保持現金流,熬過寒冬。
2022年第二季度,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土地流拍率分別為4.71%、14.44%、22.86%。
這些數據還是地方城市投入大量資金后美化的結果。
集中供地以來,22個熱點城市貢獻了9000億元土地出讓金,拿地超過1000宗,占總出讓土地的40%。
最夸張的是2021年第三輪集中供地。各地地方城投公司向地方財政上繳資金3000多億元,緩解了資金緊張局面
因為這些城投公司拿到的土地大多是比較差的地塊,這些地塊很難開發,也很難在市場上變現,郊區地塊占61%。
比如福州、天津、上海、深圳郊區的地塊,城投幾乎全覆蓋。
所以很多城投公司拿了底層的地就不開工了。而是把土地留著,掛在賬上作為好看的資產,或者可以通過融資來減輕壓力。
除了拿地,城投還肩負著另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幫助收拾房企爆炸后的爛攤子。
比如廣州南站的蓮花足球場,因為恒大的雷爆,最終被廣州市接管。
全國各地也有爛尾樓。最典型的就是鄭州,大量爛尾樓最后都被城投公司接手。
在這次房地產危機下,最先爆發的是民營房企,但隨后一些小城市的城投也開始危險了。
因為這些城投的債務即將到期,如果房地產市場失靈,地方政府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來償還債務,城投很可能就要違約。
但是,一旦地方城投債出現問題,大部分銀行和金融機構肯定不能幸免。
這顆大雷已經若隱若現… 千古絕青鳥語花香翠欲滴唱18. 夢幻的筆,書寫浪漫的情懷,猶若那深谷幽蘭,暗香浮動,嫵媚獨舞。我們可以向世界每個地方發電子郵件的電子閱覽室,對老師和同學都同樣開放。39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 送別》 幽蘭旋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別后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克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青樓仿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淡塵土。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中雞犬喧。房企,融資,房地產市場,央企,國企20、Mind acts upon mi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