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王敵
9 月 25 日,基普喬格在奪冠后慶祝。新華社發
北京時間9月25日下午,WMM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秋季賽拉開帷幕。在——柏林馬拉松比賽中,秋季賽的第一站,“馬拉松之王”Eliud Kipchogg (38歲)以2小時1分09秒的成績完成了比賽,創造了新的馬拉松紀錄。這比他之前2小時1分39秒的紀錄快了30秒。
基喬格一直認為‘人類沒有極限’,但‘單調有界,必有極限’,所以人類真正要探索的不是有沒有極限,而是極限在哪里。
基喬格是否能‘破2’,我不知道,但他確實向人類展示了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的希望。幾年前,科學研究得出結論,直到2075年,人類才能在馬拉松中‘破2’。隨著Kipchogg在正式比賽中用兩小時跑完比賽,我相信人類不用等到2075年就能看到‘break 2’的到來。
類似的情況也存在于sprint領域。曾經,科研人員認為人類不可能10秒跑完100米,10秒是人類的極限。后來一代又一代著名短跑運動員證明,人類不僅能跑10秒100米,還能跑9秒9、9秒8、9秒7。今天的短跑紀錄是博爾特2009年8月17日在柏林世錦賽上創下的9秒58。這是人類的百米極限嗎?不,這甚至不是博爾特的極限。據博爾特的教練介紹,博爾特在訓練中曾經跑出過9.40秒。
人類能跑多快?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人類100米極限為8.79秒,大約需要200年才能達到。關于馬拉松的極限,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說法。但參考Kipchogg在特定條件下成功挑戰‘159’,有理由相信馬拉松紀錄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作為‘馬拉松之王’,基普喬格承認自己的成績是建立在團隊的基礎上的,訓練和比賽都離不開團隊。不斷打破記錄,Kipchogg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幫助。如果沒有可靠的團隊管理,沒有完善的教練指導,沒有先進的醫療康復,沒有強大的隊友輔助,單靠Kipchaog是無法取得今天的成就的。
奧運會的口號是‘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但體育比賽本身的競技性不能被破壞。只有在最公平的條件下創造的記錄才是最有價值的,這也是Kipchaog 2019年的‘159’沒有得到國際田聯認可的原因。從這個角度來說,Kipchogg想要‘破2’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需要在規則范圍內有說服力。畢竟個人突破自我不僅僅是為了刷數據,更是為了追求全人類的公平正義。
馬拉松逼近“破 2 ”,人類的極限在哪里?大雨五彩繽紛袖手傍觀滂沱不要去想它,感受它就通了。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無憂。若如此,人生哪里還會有什么煩惱可言?award sb sth 授予某人某事物;the title of ……的稱號4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馬拉松,博爾特,柏林,奧運會,科研5、One who has seen the ocean thinks nothing of mere riv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