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銅陵,一家銀行的柜員將50元錯當成了5元。本該給客戶兌換的2000元人民幣變成了20000元,多給了18000元。最后,民警聯系客戶幫忙找回。對此,有網友提出疑問,是否可以‘出閣不擔責’。有律師表示,銀行因操作失誤主張返還多付的款項時,儲戶有返還的義務,如果拒絕返還,就構成不當得利。
銀行工作人員向客戶道歉(視頻截圖)
據西部決策報報道,剛剛在安徽銅陵工作的銀行柜員小劉,因為疏忽大意,將50元錯當成了5元。本該給客戶兌換的2000元變成了20000元,多給了18000元。接到報警后,民警聯系了顧客王先生,并向其說明了情況。王先生說,他已經很久沒有使用現金了,而且事務繁忙,所以當時并沒有注意到這筆錢。后來王先生來到派出所,把多收的錢還給小劉。
在銀行柜臺取款(視頻截圖)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如果有‘我不負責離柜’的通知,該不該還錢?
此事并非孤例,裁判文書網上已經公布了多起類似案例。2021年,福建省建寧縣人民法院作出的一份判決書顯示,何某持借記卡到某銀行營業廳提取4萬元。事后銀行工作人員對賬,發現少了一萬元。工作人員調取并查看監控錄像后,認為何某多領了1萬元。銀行工作人員多次聯系何某要求退錢,但何某不承認多收了1萬元。何向法院起訴銀行。法院認為,相關視頻截圖和視頻可以證明他取走了1萬余元。
法院認為,他因銀行工作人員的失誤,在取款時多付了1萬元,導致實際多收了1萬元,事后銀行要求退款時沒有提出,也沒有認定。何某多收取該1萬元無法律依據。作為受益人,他獲得這個利益,使銀行遭受損失,構成不當得利。判其返還1萬元,并賠償銀行利息損失。
北京大成(武漢)律師事務所柴鑫律師表示,由于銀行柜臺工作人員向儲戶多支付了錢款,儲戶沒有合法占有的法律依據。銀行主張返還時,儲戶有返還的義務。如果他們拒絕歸還,這將構成不當得利。
柴鑫解釋,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依據,或者事后失去法律依據,因他人遭受損失而被確認為收益的利益。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受益人沒有合法依據取得不當利益的,遭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受益人返還取得的利益。對于一些銀行通知來說,‘離開柜臺概不負責’屬于單方條款。如果儲戶有證據證明銀行給的錢是不足的或者是偽造的,這個通知并不能減輕自己的責任,儲戶仍然有權向銀行主張權利。同樣,如果銀行確實給了儲戶額外的錢,即使儲戶單方面聲明不承擔離開柜臺的責任,也無法抗拒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銀行仍然有權主張退款。
(編輯李微微)
銀行柜員 50 元當 5 元多給客戶 1 萬 8,律師:“離柜概不負責”沒有法律效力,儲戶有返還義務 三顧茅青翠欲滴大雪封山廬8.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個多霧的黎明溜來,到了炎熱的下午便不見蹤影。它踮起腳尖掠過樹頂,染紅幾片葉子,然后乘著一簇飛掠過山谷離開。6. Thank you in advance. 先行致謝。(2013.全國)265.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秋江帶雨,寒沙縈水,人瞰畫閣愁獨。煙蓑散響驚詩思,還被亂鷗飛去,秀句難續。冷眼盡歸圖畫上,認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屬漁市樵村,欲暮競然竹。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銅陵,派出所,報警,武漢,大成One of the reasons given for … is th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