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來,中國南方持續高溫少雨,本應處于雨季的長江流域遭遇多年不遇的特大干旱。
長江干旱背后的氣候原因是什么?中國的雨帶真的開始北移了嗎?
長江流域的極端干旱
7月以來,中國長江流域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近五成,為1961年有完整資料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其中,長江中下游地區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至八成,湖南、江西部分地區無有效降雨天數超過50天。
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張英席告訴中新社記者,截至9月18日,長江流域干旱天數為40.6天,較常年同期偏多27.3天,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中度及以上干旱等級的站點有666個,占全流域的96%,影響范圍為歷史同期最大。
9月20日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氣象干旱黃色預警,目前已連續發布34天。其中,江西省95.7%的縣市出現嚴重氣象干旱,湖南省116個縣市出現嚴重氣象干旱。
受高溫少雨影響,長江流域多條河流湖泊干涸嚴重。中國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司長姚近日表示,長江流域旱情發展迅速。高峰時6632萬畝耕地受旱,80.9萬人因旱情出現臨時飲水困難。
今年長江流域為什么會干旱?
6-8月通常是我國的主汛期,各地進入雨季。今年長江流域降水異常少。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告訴記者,今年6月以來,中國長江流域降水異常偏少,氣溫異常偏高,其中7月和8月全長江流域平均氣溫和降水量分別為1961年以來的最高值和最低值。9月,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仍較常年異常偏少,大部分地區偏少五成以上,氣溫持續偏高。晴朗的天空和少雨顯著減少了河流的徑流,而高溫進一步增加了地表蒸發,導致干旱的進一步發展。
長江流域降水持續偏少的直接原因是東亞大氣環流持續異常,特別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明顯偏強并向西延伸,長期控制四川盆地至江漢、江南、江淮等地區。
青藏高原上空的南高壓異常偏東,進一步加劇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西伸,并在西部與伊朗高壓相連。在其控制下,上述地區盛行下降氣流,導致地面變暖,天空不易形成云,太陽輻射更容易到達地面,高溫頻繁且強度大。今年夏季長江流域對流層沉降運動明顯強于歷史同期。
水汽輸送弱也是長江流域盛夏干旱的直接原因。今年夏天,索馬里的越赤道氣流異常強勁。通常,強勁的索馬里急流會將印度洋北部的暖濕水汽通過西南季風向東擴散,輸送到中國。但盛夏以來,孟加拉灣北部對流層低層反氣旋異常環流持續維持,不利于孟加拉灣水汽向東輸送到我國。
陳麗娟說,“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持續異常受到海洋條件的影響。今春以來,拉尼娜事件再次發展加強,熱帶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偏低,抑制了
她建議,針對長江中下游旱情,密切關注夏秋季持續干旱對農業生產、森林火險、電力供應等方面的影響。水利部門要提前儲備糧食生產灌溉用水。各地防火部門要密切監視火險動態,關注當地短期天氣預報和火險預報,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電力保障部門要密切關注居民生活用電和工農業用電需求。
目前,水利部已經連續開展了‘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供水聯合調度’兩次專項行動。9月12日啟動的專項行動計劃將補水17.8億立方米以上,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重點保障長江中下游及兩湖地區秋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雨帶真的北移了嗎?
在長江流域干旱的同時,近年來,我國北方降雨量明顯偏多。2021年北方降水量為歷史第二,僅次于1964年,京津冀年降水量為歷史最大。
今年7月,中國出現了6次區域性暴雨,其中4次發生在北方。8月上旬,一向干旱少雨的新疆,區域性極端降雨頻發,塔里木河干流及其支流21條河流發生警戒流量以上洪水。
與長江流域干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黃河在咆哮’繼續上演。近一個月來,中國黃河流域降雨較為充沛,甘肅、山西、陜西三省降雨量達100毫米至200毫米。
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東亞夏季風雨帶將北移。
陳麗娟說,近年來,由于北方降水過多,科學家和公眾都在關注東亞夏季風雨帶的北移。近年來我國北方降水偏多的特征可能是多時間尺度系統綜合影響的結果。從年際變化來看,近三年,我國北方地區華北雨季降雨量比氣候值偏多。
她說,北方降水過多的直接原因是:
3354年盛夏,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北,有利于將西北太平洋的水汽輸送到北方地區。隨著西風環流槽脊的分布,冷暖氣流相遇產生降水。
3354年夏季,熱帶太平洋ENSO(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循環和西太平洋暖池對流活動顯著影響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北移。2020-2021年和2021-2022年連續發生兩次拉尼娜事件,今年夏天拉尼娜事件還在繼續。
3354拉尼娜事件發生時,熱帶太平洋海表溫度西暖東冷。西太平洋暖池較常年明顯偏暖,對流活躍。通過海氣相互作用,影響了局地Hadley環流和Walker環流,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偏北。
除ENSO循環外,3354副熱帶高壓的活動還受到大氣變率、其它外部強迫和氣候變暖的影響。特別是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副熱帶高壓‘擴張’,北界偏北,也會影響東亞季風強度和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
未來中國降雨會出現‘雨帶北移’嗎?未來長江流域的干旱會成為常態嗎?
陳麗娟說,在北方降水增多的同時,長江流域的降水特征表現出復雜性。2020年6-7月,長江流域出現超強梅雨,2021年8月,長江流域出現超強二度梅雨,今年夏季雅安出現嚴重伏旱
長江流域干旱超 50 天,雨帶真的“北移”了嗎?氣候專家詳解 一字神采奕奕應接不暇千金45. 黃昏的雨落得這樣憂愁,那千萬只柔柔的纖指撫弄著一束看不見的弦索,輕挑慢捻,觸著的總是一片凄涼悲愴。我們中的有些人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父母或者祖父母應該照顧我們。12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砧杵動微寒,暗欺羅袖。秋已無多,早是敗荷衰柳。強整帽檐攲側,曾經向天涯搔首。幾回憶、故國莼鱸,霜前雁后。州邊鄙而退,豈力能制敵歟?蓋蒙其傷憐而已!諸史何為忍苦征斂!故作詩一篇以麗娟,湖南,水利部,南海,沃克For these reasons, I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