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李剛
廣州科普研究智庫正式發布。9月17日,在2022年廣州全國科普日主會場暨第五屆科普嘉年華上,首批入庫的4位院士專家正式亮相。
蘇、朱(從左至右)
首批專家為暨南大學蘇院士、廣州大學院士、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研究所朱研究員、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廖景平研究員。
其中,蘇是我國著名的神經解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長期從事哺乳動物視覺系統的發育、可塑性和再生的研究。1985年,他首次通過外周神經移植在成年哺乳動物中實現了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長距離軸突再生。
張景中是計算機科學家、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機器證明、教育數學、距離幾何和動力系統研究。
朱獲2019年廣東省十大科普宣傳員,2005年至2019年在廣東科學中心工作,現擔任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聯盟副理事長。
廖景平,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園藝中心執行主任,從事植物結構和發育生物學研究。
朱表示,作為新時代的科普工作者,一定要強化責任意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充分發揮智囊作用,為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養,實現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貢獻智慧和力量。
據悉,廣州市科普研究智庫建設是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 年)》和《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推進科普智庫建設”的重要部署和舉措,將充分有效地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增強科普對治國理政和公共決策的支撐作用,扎實推進廣州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廣州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取得四個“新成就”
首批 4 名院士專家亮相 廣州科普研究智庫出爐 大錯落風調雨順有致汗淋漓47. 時間匆匆,總不會為任何事物停下腳步。驀然回首,那日子就像在雪地里留下的腳印,有的深,有的淺……沒有什么比接受教育更重要的事了。10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稘h?枚乘?上書諫吳王》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犬,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鴛鷺,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迢□(“繞”換山旁)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院士,中國科學院,暨南大學19.It is hard to please all. 眾口難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