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劉蕓陳玉霞
圖/由活動方提供
9月17日,‘董其昌至張大千——近400年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在廣州市海珠區中冶逸景大廈逸景廳開幕。展出了40多幅書畫名家作品,讓市民近距離感受文化的魅力。包括董其昌《行書》、齊白石《多壽圖》、左《群蝦》、居廉《行書八言聯》、張大千《花卉》 《行書七言聯》等一批稀世佳作,可謂是廣州近期的一場文化鑒賞盛宴。
現場展出了40余幅書畫名家作品)
本次展覽的藝術顧問、本次展覽的藝術顧問、收藏家呂秋蓮表示,中國書法和中國畫是中華民族古老民族最傳統的審美藝術門類,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是歷代華夏子孫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和文化符號。
這次展覽中的展品,作者的時間跨度很長,近400年;\'明代著名學者董其昌,20世紀著名學者張大千,最遲讓廣大觀眾從不同視角窺見名人對書畫藝術的熱愛和沉迷的概貌,潛移默化地感受藝術的魅力,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藝術審美水平,升華他們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養。\'
董其昌行書
鄭板橋行書
黃黃山花圖
溥儒松下高士圖
吳昌碩的富眉生活圖
張大千香蕉仕女圖
任伯年的富貴白頭圖
這個展覽的作者活了將近400年。他們不僅在藝術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還開創了自己的學派,對中國書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董其昌是明代松江畫派的創始人,龔賢是金陵畫派的代表,任伯年、吳昌碩是現代“海上畫派”的領軍人物,高、陳是現代“嶺南畫派”的創始人。
著名書畫鑒賞家溫尚光也說:‘筆墨紙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書畫書寫見證中國發展。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需要在歷代名家的名作中不斷學習、徘徊、感悟,讓中國文化代代相傳?!?
現場,嘉賓們觀看了文宗畫圣的藝術思想和筆墨意象,認真聽取了呂秋蓮老師和文尚光老師的意見,近距離感受了中國文化藝術的魅力。
據悉,展覽將持續到11月中旬。
40 多幅名家書畫作品現身海珠社區藝術空間 談笑風生翩然歸來絕無僅有42. 想想年輕是多么好,因為一切可以發生,也可以消弭,因為可以行可以止可以歌可以哭,那么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教師節日益臨近,我們班決定舉行聚會來慶祝這個重要的節日?!蹲髠鳌?4.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阮郎歸 晏幾道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藝術,張大千,創始人,書畫,吳昌碩It is unlikely that the brief one - week periods under comparison are representative of longer time perio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