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明日方舟焰尾專精哪個技能?焰尾是明日方舟在2021年11月的2.5周年活動長夜臨光中實裝的六星先鋒干員,可以算是德克薩斯的上位替代,那么焰尾強度如何,推薦專精哪個技能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明日方舟焰尾專精哪個技能 結論:3個技能 7級都足夠用 ,2技能可專二/專三,3技能任意階段無質變。 一、迅敏直覺 1.技能效果 立即獲得6點部署費用,并閃避下次物理攻擊。  焰尾的一技能“迅敏直覺”雖然在機制上很契合焰尾,但使用起來卻略顯尷尬。其能夠完美聯動自身的天賦,直接打出“閃避后連擊”的combo。但問題在于:回費、輸出還是前期作戰能力都不夠出色。 前期可以使用這個技能過渡,但是越往后只會越來越功能性,重點將完全傾斜在那一次“絕對閃避”之上。 2.專精材料需求 專精一:技巧概要·卷三*8、白馬醇*4、酮凝集組*8 專精二:技巧概要·卷三*12、熾合金塊*4、RMA70-24*8 專精三:技巧概要·卷三*15、雙極納米片*6、改量裝置*4 3.專精推薦 焰尾的“迅敏直覺”在專三時有一次很小的變化,降低了一點啟動技力,還談不上是質變,帶來的DPS提升是:2.9%。其他等級的專精只是增加初始技力。只有在風笛體系需要她“落地點火”時,或許才有專三的意義。 建議練度:七級(推薦)、不建議進行專精。  二、“紅松林” 1.技能效果 7級/專精1/2/3:立即獲得12/12/12/13點部署費用;對周圍最多6名敵人造成兩次相當于攻擊力210%/220%/230%/240%的物理傷害,并令擊中目標暈眩0.5秒;范圍內友方單位獲得45/45/50/50%的物理閃避,持續10秒。”  焰尾二技能“紅松林”,集輸出、控場、回費、輔助于一身的她全面而省心。博士們之前有多習慣使用“劍雨”,那么此刻也就會多習慣她。雖然在傷害和控制端的表現單獨拉出來看都略顯不足,但綜合起來還挺好用的。前期技能CD好了就用,去盡快回費;后期轉型閃避輔助,保障高輸出隊友的生存,就這么簡單。 2.專精材料需求 專精一:技巧概要·卷三*8、三水錳礦*4、化合切削液*5 專精二:技巧概要·卷三*12、異鐵塊*4、熾合金塊*7 專精三:技巧概要·卷三*15、聚合劑*6、異鐵塊*5 3.專精推薦 “紅松林”在專二和專三時都有一次進階,專二額外增加了5%的閃避輔助,專三增加了一點費用。從七級到專三的DPS提升分別是:0.9%、1.7%、2.6%,提升很低。但這作為一個功能性的技能,如果要使用還是推薦高專精。 建議練度:7級(推薦)、專二、專三(可考慮)。  三、焰心 1.技能效果 7級/專精1/2/3:技能持續時間內逐漸獲得8點部署費用,攻擊間隔縮短(*0.7),攻擊力+60%/70%/80%/90%,阻擋數+1,獲得80%的物理和法術閃避。  焰尾的三技能“焰心”,是一個下限高、上限低的強力輸出技能。她勝在擋三和高額物法雙閃,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打出輸出,在面對中低甲的群聚敵人時堪稱殺器。但缺點也同樣明顯,攻擊倍率決定了她的輸出上限,在面對700點甲以上的敵人時就出現了明顯的疲軟,難以進行攻堅。 2.專精材料需求 專精一:技巧概要·卷三*8、五水研磨石*4、扭轉醇*7 專精二:技巧概要·卷三*12、酮陣列*4、化合切削液*8 專精三:技巧概要·卷三*15、D32鋼*6、酮陣列*5 3.專精推薦 “焰心”在專精中并不增加持續時間,也不針對閃避、攻擊間隔縮短進行優化,僅僅是不斷地提升攻擊力,效果相對單一。從七級到專三的DPS提升分別是:4.8%、10%、15.7%,這份數據幾乎都和嵯峨的“存亡續絕拼音:cún wáng xù jué釋義:存保存;續接續?;謴蜏缤龅膰?,延續斷絕了的貴族世家。出處:清·龔自珍《古史鉤沉論二》天生孔子不后周,不先周也,存亡續絕,俾樞紐也?!笔纠簾o怒目”提升一致。如果看中技能在前中期的高強度,可以考慮專三;如果隊伍中缺乏攻堅手,建議停留在七級。 建議練度:七級、專一至專三任意階段皆可。 《明日方舟》焰尾專精哪個技能 焰尾技能專三推薦形影不春雨如油擠眉弄眼離5. 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漣漪的西子湖,隨著時間的流動,它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浪花飛濺,時而巨浪沖天……人們在經受大風大浪的考驗之后,往往會變得更加堅強。當你身臨暖風拂面,鳥語花香,青山綠水,良田萬頃的春景時,一定會陶醉其中;當你面對如金似銀,碩果累累的金秋季節時,一定會欣喜不已。你可曾想過,那盎然的春色卻是歷經嚴寒洗禮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卻是接受酷暑熔煉后的結晶……83. We must learn to handle conflicts calmly and wisely.(2012.江蘇)202.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兜强坪蟆?nbsp;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б形?,過盡飛鴻字字愁。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明日方舟焰尾,焰尾專精Although we may not have conclusive scientific evidence of a cause - effect relationship, ample anecdotal evidence establishe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