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純白和弦已經上線幾天了,小伙伴們覺得這款游戲的體驗感怎么樣呢?其中坦克算是比較重要的一類角色,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純白和弦菲爾德角色測評的攻略。  純白和弦菲爾德角色測評攻略 角色 角色部分測評分為技能、被動以及技能組的循環。  技能部分 技能一:1靈感-30盾(5秒) 技能二:3靈感-75%概率擊退15%生命傷害 技能三:5靈感-75%減傷每5秒受到6%最大生命值(之后每5秒加一倍) 連攜技:8靈感-500點固定傷害+150%米梅和菲爾德攻擊+20%菲爾德生命盾~群 被動部分 核心被動:挨打12下物理減傷15%(6S) 一星:護盾效果加12% 二星:技能二附加群體6%護盾 三星:附加生命值15% 四星:核心被動減至8下 五星:法傷減免20% 六星:開大后平A一半概率回2%血量 技能組部分 由于樂姬被動和技能組聯系較為緊密,所以放在一起測評。 由于部分技能特殊效果不能簡單拆分,會標上對策顯示差別。 一技能消耗靈感:1 獲得回報:33.6%護盾 評測:神技,低投入高回報的典型,不會卡手,效果突出。 二技能消耗靈感:2 獲得回報:20.16%護盾+擊退(對策) 平均每靈感收益:10.08%護盾 評測:對策卡,特殊情況下打斷技能使用,群體護盾比較雞肋應用面窄(群傷高33. 駕馭命運的舵是奮斗。不抱有一絲幻想,不放棄一點機會,不停止一日努力。不差這一點,群傷低群奶奶的起)。 大招消耗靈感:5 獲得回報:75%免傷,平A一半概率回2%血量(對策) 測試后得出,正常樂姬平均兩秒一次平A,但菲爾德一次會A三下或兩下,按概率來看,回血為每秒:1%~1.5%(最高3%,最低0%) 負面效果(換算成秒便于對比):5秒內每秒消耗1.2%生命 10秒內每秒消耗1.8%生命 15秒內每秒消耗2.4%生命 以此類推 每靈感收益:敵人在大招開啟期間的傷害*15%(由于扣血機制,實際收益更低) 通過和一技能比對,同為持續5秒,如果敵方造成傷害在大于菲爾德生命值224%的情況下收益持平(不計算扣血和回血)。 評測:對策卡,臉好的話,甚至能依靠六星被動在20~25秒內收支平衡,但是5費卡還會受到技能開關的影響,導致其使用的局限性很大。 連攜技每靈感收益:(62.5固定傷害+18.75%米梅攻擊+18.75%菲爾德攻擊)*敵方人數+2.8%護盾*友方人數  評測:卡手,非??ㄊ?,但是某些情況下使用收益還算不錯,主要是盾非常吸引人,傷害一般。 被動:20%魔免+挨打8下物理減傷15%(6S) 測評:配合大招甚至能達到95%的魔免和90%的物免,但是物免被動觸發頻率較低,在黑龍開不出大招的當下顯得十分雞肋。 循環部分 菲爾德的技能循環大部分都是一技能起手,看情況放不放二技能,大招開啟以后視情況放一技能或者二技能,聯動性很強??傮w費用為九費。如果在有白龍的情況下還會有八費卡出現導致整個技能循環更加卡手。 評測:循環能力極差,很難有適配隊伍。 回憶 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看出,黑龍是典型的減傷類坦克,對于黑龍來說每點奶量能收獲成倍的收益。 所以和回血有關的回憶有新生、永凍、黑白、低語、白羽。 新生和永凍太依賴護盾,白羽由輔助攜帶更好,低語需要頻繁的技能釋放和黑龍不契合,綜合來看黑白更加合適(黑白也限制了大招的時間)。 PS:在長圖表現中,救贖還是當之無愧的一哥,黑白只是能讓黑龍在面對高難本時有更大的收益。 環境 目前的環境對于坦克就三個要求:扛得住、費用低、最好有特殊效果(拐或者控)。 黑龍的高額免傷依賴于技能的釋放且費用高昂,很難在技能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控制的時機也會受到大招開關的影響,且減傷形坦克更加依賴奶,但是現在奶媽普遍奶量不足,可以說在當下環境非常不適合作為主坦培養。 總評:不適合當前版本的坦克,高星也難救的那種。相對于布媽穩定的護盾打斷和麥克白的高強度被動,黑龍加入卡組循環的能力很弱,卡組里面沒有一個高費手操才有坦度的坦克的位置。黑龍的減傷是很強,但是太強了,強到能讓減傷發揮最大收益的敵人通常能在黑龍開出大之前秒了她,能讓她開出大來的基本也不需要開大。目前靈感體系大概有兩個方面的優勢:初始資本雄厚(不依賴技能的白嫖被動)+投資高額收益(技能收益率高),就坦克來看,麥克白前者,布媽后者,黑龍兩不沾(想沾后者沒沾上)。 《純白和弦》菲爾德怎么樣 菲爾德角色測評攻略風云變幻千奇眼高手低百怪42. 想想年輕是多么好,因為一切可以發生,也可以消弭,因為可以行可以止可以歌可以哭,那么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12.一些人 …而另外一些人 … Some people… while others…88.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稘O父》 疏 影 姜夔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純白和弦,菲爾德,角色測評Current wisdom says that (當前流行的看法認為)if you want a successful product, you need first to perform detailed market analysis, making sure that there are plenty of people who need the new product and that your entry into the market will be able to gain a significant share of that mark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