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文明與征服怎么攻城?攻城玩法是游戲中的PVP玩法,那么接下來就帶給各位玩家們文明與征服攻城玩法技巧,感興趣的玩家們不要錯過,一起來看看吧。  文明與征服怎么攻城  攻城建 議 1.游戲剛開始的前十天,盡量把11級城拿下,所以聯盟的管理層要組織大家向8級城和11級城鋪路。 2.聯盟要教會大家如何升級兵裝,只要大部分玩家都獲得T2兵裝的情況下,是可以拿下13級城池的。 3.加速升級T3兵裝,爭取第一個拿下17級城和18級城,這樣聯盟就可以立王國成為侯國,立王國以后聯盟擁有軍銜職位,軍銜職位每周可以領取很多傳奇英雄徽章、寶石,聯盟就擁有了吸引優質玩家加入聯盟的殺手锏。 4.在合服之前加速拿下19級城池,成為公國,軍團長職位加一。 5.攻城之前優先做好御敵策略,防止敵對勢力介入干擾攻城導致失敗,很傷士氣。 6.攻城宣戰的集結時間盡量在兩個小時以上,大部分玩家收到信息反應過來的時間都在半小時以后。 7.沒有高級兵裝的玩家不要選擇攻堅,全部選擇攻城。 8.攻打城池的時間從白天9點到晚上11點之間是可以一直宣戰的,而且城池里的士兵是打一次少一次,所以可以一直攻打,直到完全占領,所以不懂擔心一次打不下來的問題,不過要考慮的是每次打城的輸出是否能趕上城池的兵力恢復速度,這個需要玩家們在實際操作中去實踐和驗證的。 3、玩家城池  假如攻打NPC城池是掛機戰,那么攻打玩家城池就是真正的百人競技大團戰! 攻城 要點 1、首先要確認的就是我方活人比對方活人多!我說的是活人,不是掛機打城的人! 2、我方高戰需具有戰爭素養,知道什么情況下要在哪里站樁,什么情況下要先賣血換來低戰的生存!所以攻打別人的城市是需要高戰具備奉獻精神的,具備團隊精神的,而不是讓別人去當炮灰,自己去殺容易的。攻城戰,高戰一定要沖在最前面,因為能否打下城池,看的是存活人數,而不是個人戰力。  3、攻擊方需要敵后斷兵部隊,不能是弱隊,弱隊干不了這活,就是說需要攔截敵方重返戰場的援軍部隊。甚至前期在對方集結的時候就要堅守這個崗位,打退和埋伏所有援軍,利用埋伏時的階段性人數優勢,剿滅敵軍所有增援部隊。 4、利用區塊占領的優勢,把要攻打的敵軍主城周圍的區塊全部占領,駐守在此城的敵軍無法使用指揮所的情況下,基本等于被圍城,那么援軍想進來這座城也要通過該城周邊的隘口才能進入,攻擊方只需要在該城周邊派高戰守在隘口處就可以做到“外面的人進不來,里面的人出不去”。在這種情況下,攻城勝利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聚9. 我的夢想是當繪畫老師。因為我太喜歡繪畫和做手工啦!焦攻城干擾策略 1、前面我有提到據點爭奪的斷兵流,那么在攻城干擾、守城和攻打玩家城池方面,斷兵流都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效果。 2、委托2~3名中高戰讓其一隊主力去破壞敵人的前來攻城路線上的所有指揮所,不停的破壞,守在敵對指揮所附近,每次打完指揮所就撤退到其他區塊繼續打。破壞指揮所的好處很多,敵軍行軍在離開主城7格之內,都可以享受指揮所移動加成,那速度就跟飛一樣。破壞指揮所以后,通過一個區塊大概需要3~4分鐘時間,時間就成了野戰勝利的重要因素。  3、通過敵方到達營地集結的不同時間段,我方可委派一部分高戰和中戰的主力部隊,大約10~15隊足矣,去敵方必經之路的區塊隘口附近埋伏(俗稱卡兵、;如果敵方來集結的部隊都是散兵并且時間差都不一樣的情況下,保守估計可以吃掉大約20~60隊(如果有高戰,數量會減少、。 4、斷兵部隊也不是非要只守一個口子,管理層盯著地方的紅線,看紅線分布范圍,委派破壞指揮所的部隊以外,最好弄兩個斥候部隊去看看敵方主城出兵的順序,誰出來了,來的是T幾?出來多少部隊?都提前在小組里匯報詳細情報,這樣軍事方面我方會有更多的應對策略。 5、斷兵以后,對方能夠集結的部隊數量肯定會大幅度減少,有效的降低了他們的攻城成功率,并且對方的兵力進行大幅減員也有利于我方的勝利。除此以外就是在敵方正式攻城時,攻打敵方的攻城塔,因為攻城戰時,大部分人都在掛機,所以都在攻城塔里不出來,這時我方可以利用圍攻的人數優勢(實際人數不一定比他們多、先把高戰送回去,然后圍剿他們的攻城塔。 6、干擾敵方攻城主策略就是把低戰送回家,只要減少他們的人頭,他們就輸了。所以前期避開敵方的高戰去切后排,中期送敵方高戰回家然后圍攻攻城塔,后期敵方來兵,仍舊遠離敵方高戰,繼續切后排,我切我切我切切切!勝利就是切后排切出來的! 《文明與征服》怎么攻城 攻城玩法技巧蓬頭劫按圖索驥取生辰綱垢面16. 別在樹下徘徊,別在雨中沉思,別在黑暗中落淚。向前看,不要回頭,只要你勇于面對抬起頭來,就會發現,分數的陰霾不過是短暫的雨季。向前看,還有一片明亮的天,不會使人感到彷徨。04 環境保護和社會熱點282.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渡樽印?nbsp;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182杜甫:蜀相文明與征服,攻城It is equally possible that legislators can address both areas of concern concurrent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