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咩咩啟示錄教條有寄托、來世、工作與崇拜等類型,不同類型有不同的分類,不少網友在各種教條中不知道優先選什么,這里給大家帶來了咩咩啟示錄教條選擇攻略詳解,一起來看下文中具體介紹吧。  教條選擇攻略詳解 最優先點財富,富足儀式是加快種田速度最佳的選擇,有富足儀式后,再去選擇其他的教條 I.食物  1.齋戒與盛宴:推薦齋戒 沒有什么比不吃飯三天更好的了。兩個都是消耗骨頭,盛宴是直接回滿,而齋戒是回滿并且鎖三天飽食度。忠誠的獲取及其簡單,所以也不需要擔心掉忠誠的問題 2.吃人和吃草:兩個都可 這兩個沒有什么區別,一般來說不會淪落到飯都沒得吃的地步,即使要吃飯也是吃草略為優于吃人 3.種田與釣魚:如果釣不到最后一種魚必選釣魚 種田雖然很強,但是由于釣魚的概率極其不合理,導致很多人都釣不到龍蝦(永遠),所以為了你的白金,只能選釣魚了 4.鼓勵蘑菇和禁止蘑菇:推薦禁止 一般來說,要用到蘑菇只有在刷便便皮膚時才能用到一次,但是你也可以把一次只做一個,然后恢復忠誠后再繼續做避免掉完忠誠。所以我推薦禁止來獲取更高的工作效率。 II.來世  1.犧牲與信仰來世:推薦犧牲 因為死亡-20忠誠只是意外死亡,一般流程中體現為BOSS策反小人然后被你打死。所以還是拿個犧牲收益更高(畢竟成就要犧牲10次) 2.復活與葬禮:必選復活 復活是起死回生外加返老還童,小人屬性不變。而高級小人在工作中的效率是其他小人的幾倍甚至十幾倍(等級無上限),所以葬禮這玩意就給信仰就顯得完全不值。 3.尊老和不長命:必選尊老 不長命那個不省心,還需要盯著老人想著什么時候處理掉屬實有點太累了。如果你在外面圣戰的時候看到家里有人變老你會覺得更煩心。 4.回歸大地和墳墓:必選回歸大地 回歸大地輕松處理尸體,還能變成稀缺的肥料。墳墓就顯得一文不值(并且給的也不多) III.工作與崇拜  1.忠誠與勤勞:必選勤勞 科技樹滿了忠誠就沒用了,所以勤勞。 2.激勵與恐嚇:必選激勵 激勵不僅是教徒忠誠度+5變+7,而且你的整體忠誠值+5變+7,非常方便拉忠誠 恐嚇就顯得比較無用了,因為提高忠誠后升級本身就能擁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3.建設與啟蒙6. 曾經我們彼此遠離,曾經我們也彼此靠近;有時我們互相安慰,有時我們彼此慶祝;不管前途多么坎坷,讓我陪你一起走過,親愛的,我們一起行在世間。:必選建設 虔誠科技樹點滿就沒用了,并且還是做個儀式后才給個BUFF,建筑瞬間完工就非常爽,在后期大建一造造一片時非常有用。(并且建筑完工能加一堆忠誠) 4.007和放假:無區別 夜晚時間非常短,所以007效果其實不佳。放假完全副作用,但是這樣讓你的內心感到好受一點(雖然教徒死了還要被我復活回來給我打幾輩子工,但是能給他們放假一天,我屬實太仁慈了) IV.法律與秩序  1.謀殺與飛升:必選飛升 半夜喊過去吃個奪命飯小人就能死,為什么還要謀殺呢?飛升可是集體給小人經驗幫助他們快速升級啊,相當于變相提高工作效率。 2.戰斗與結婚:無區別 戰斗如果你不下令打到死,那是不會死人的 3.原罪和赦免:推薦赦免 一般來講沒有反叛的,所以赦免每天拿10信仰多好。我想你也不會無緣無故關你的小人不讓他工作的吧。 4.代理人和收稅官:必選代理人 錢,P用沒有(還給的特別少)。代理人之間可以互相貼貼提高等級 V.財富  1.勒索和送錢:必選送錢 勒索給你交1個金幣,你有空選這個選項不如直接圣戰去打怪,可能怪給的錢更多。送錢能提升一點點小人經驗,是除了祝福外另一個比較有效的升級方法。 2.物質和虛假:無區別 兩個都基本用不到,本身建筑完工就能給你不少忠誠。何況還有另一個完全法案覆蓋整個效果的。 3.分錢和富足:必選富足 富足一次給幾百,如果后期總等級高了一次給上千,永遠不愁錢。是前期發展最優先的法案 4.建筑和奉獻:必選建筑 建筑完美覆蓋第二級的那兩個選項,每個建筑多+3忠誠。講道才多5忠誠。顯然是建筑更優先。畢竟建筑是真的每天都要補個采石場或者伐木場啊。 《咩咩啟示錄》教條選擇攻略詳解 教條種類與選擇忐忑浮春暖花開云蔽日不安9. 歲月,是一首詩,一首蘊含豐富哲理的詩,歲月是一峰駱駝,馱著無數人的夢想。47. From this earthquake, I realized that the power of the mass is endless.李賀234.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督疸~仙人辭漢歌》 壁月初晴,黛云遠淡,春事誰主?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去。誰知道、斷煙禁夜,滿城似愁風雨。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咩咩啟示錄,咩咩啟示錄教條選擇攻略詳解,咩咩啟示錄教條種類與選擇Although the popular belief is that…, a current (new / recent) study (survey / poll /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shows / demonstrates) th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