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電腦游戲  手機游戲  翻譯軟件  動漫下載  電影下載  電視劇下載  游戲攻略

    請輸入您要查詢的電影:

     

    電影 [風語者(國英)].Windtalkers.2002.BlyRay.720p.x264.2Audio.AC3-[中英字幕/4G]
    分類 電影下載
    下載
    介紹     [風語者(國英)].Windtalkers.2002.BlyRay.720p.x264.2Audio.AC3-[中英字幕/4G] 風語者
    【原       名】 Windtalkers
    【外文別名】 Wind Talkers (USA) (alternative spelling)
    【中文譯名】 風語者/追風戰士/風語戰士
    【出品公司】 Metro-Goldwyn-Mayer Distributing Corporation
    【出品年代】 2002 年
    【首映日期】 2002年6月14日 美國
    【MPAA級別】R 級
    【官方網站】 https://www.mgm.com/windtalkers/
    【IMDB鏈接】 https://www.imdb.com/title/tt0245562/
    【IMDB評分】 5.8/10 (15,805 votes)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動作/劇情/戰爭
    【影片長度】 134 Mins
    【對白語言】 英語/日語/納瓦霍語
    【導  演】 吳宇森 John Woo
    【主  演】 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Sergeant Joe Enders
           亞當·比奇 Adam Beach  .....Private Ben Yahzee
           彼得·斯特曼 Peter Stormare  .....Gunnery Sergeant Hjelmstad
           馬克·魯弗洛 Mark Ruffalo  .....Private Pappas
           布萊恩·范?霍爾特 Brian Van Holt  .....Private Harrigan
           馬丁·亨德森 Martin Henderson  .....Private Nellie
           弗蘭西絲·奧康納 Frances O\'Connor  .....Rita
           克里斯汀·史萊特 Christian Slater  .....Sgt. Pete \'Ox\' Anderson

    【內容介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總能用各種方法破譯美軍的密電碼,這令美軍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為了改變這種局面,1942年,幾百名納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所以美軍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作為美國海軍的秘密武器,每個“風語者”都肩負著美軍的至高機密,因此,他們也受到了特別的“照顧”--每個納瓦霍譯電員都由一名海軍士兵貼身保護,一方面確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譯電員即將被日軍俘獲,保護者必須殺死他以保證密碼不外泄。

      海軍陸戰隊員喬·安德斯(尼古拉斯·凱奇飾)就是一名譯電員保鏢,他奉命保護一個名叫卡爾·亞茲(亞當·比奇飾;另有資料說這個角色的名字叫本·亞茲,筆者也無從判斷那個正確,請以影片為準)的納瓦霍士兵。在殘酷的塞班島戰役中,被俘的命運就在眼前,執掌他人生殺大權的喬陷入了道德與軍命兩難的抉擇:他到底能不能、該不該在緊急關頭殺死已經和自己親如兄弟的本,以履行軍人的職責、保護美軍的軍事秘密呢……

    【獲獎情況】  

    2003年 World Stunt Awards(Taurus Award) Best Fire Stunt Brett A. Jones
    2003年 World Stunt Awards(Taurus Award) Best Fire Stunt(提名) David Wald
    2003年 World Stunt Awards(Taurus Award) Best High Work(提名) Spencer Sano

    【導演介紹】

      吳宇森,香港導演。原籍廣西平南,生于廣州。早年隨父親到香港,在貧民區長大和接受中學教育。吳宇森畢業于香港利瑪竇書院。從小電影和戲劇,曾是中國學生周報話劇社成員。19歲開始拍攝實驗電影,包括《偶然》(1968)與《死結》(1968,與石琪合導),曾在香港第一屆實驗電影展中獲獎。

           1969年進入國泰電影公司任場記。1971年轉入邵氏,初為場記,后成為張徹的助理導演,參加拍攝《水滸傳》 、 《馬永貞》(1972)、 《刺馬》(1973)等11部影片。1973年執導《過客》,但在兩年后才更名《鐵漢柔情》公映。1973年成為嘉禾電影公司基本導演,拍有《帝女花》(1976)、《少林門》(1976)、《發錢寒》(1977)、《錢作怪》(1980)、 《八彩林亞珍》(1982)、 《英雄無淚》(1983年拍畢,1986年公映)等,但成就都不突出。1980年曾以吳尚飛之名為新藝城公司執導《滑稽時代》。1983年加入新藝城,后又被派往臺灣兩年,未有起色。1986年回港,執導徐克監制的《英雄本色》,賣座鼎盛,并獲第二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六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獎。他隨之聲名鵲起,周潤發飾演的小馬哥也深入人心,掀起一股英雄片潮流。后與徐克合作完成《英雄本色Ⅱ》(1987)、 《喋血雙雄》(1989,獲第九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89年為紀念張徹從影40周年,與午馬聯合導演《義膽群英》。1990年自組吳宇森制作公司,拍成《喋血街頭》(1990)《縱橫四?!罚?991)、《辣手神探》(1992)等。

           1993年應邀赴好萊塢執導《終極標靶》,之后又連續執導《斷箭》(1996)《奪面雙雄》(1997),皆獲好評,奠定好萊塢大導演地位。之后作品有《職業特工隊2》(2000)、 《風語者》 (2002)、《記憶裂痕》 (2003)等。

      吳宇森電影沿襲張徹的男性情義與動作暴力,但又以現代抒情手法加以浪漫化鋪陳,在電影語言上形成“暴力美學”風格。2005年應邀出任第58屆戛納國際影展評委會委員。近期正在拍攝眾星云集的華語大片《赤壁之戰》。

    【演員介紹】

      尼古拉斯·凱奇出生于1964年1月7日,他本姓科波拉,是以《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等片聞名于世的大導演科波拉的侄子。作為科波拉家族的一員,他從小就在充滿音樂與書籍的環境中長大,并養成了喜歡觀察的習慣。同時成為一名電影演員也是他長久以來的夢想。1982年,尼古拉斯在影片《開放的美國學府》中獲得了一個角色,這是他從影的首部作品。次年他又參加與了影片《山谷女郎》和《斗魚》的演出。 《斗魚》是由凱奇的叔叔科波拉執導的影片。為了與叔叔相區別,凱奇決定他需要一個屬于自己個人的身份,最后定下了凱奇這個名字。 1984年,在名片《鳥人》中,凱奇出任了主角。他飾演“鳥人”的好友,一個試圖幫助“鳥人”恢復正常的越戰退伍軍人。為了演好這個顏面受傷的角色,凱奇拔掉了兩顆牙齒,臉上整整纏繞了五個星期的繃帶,而且減輕了15磅體重。在《鳥人》一片中,他充分展現了他那過人演技,開始為人們所矚目,但凱奇卻并未因此片而走紅,而是處于一種受注意卻并未成名的狀態。同年凱奇還拍攝了《棉花俱樂部》和《愛的召集令》等影片,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1986年,凱奇又主演了《憂郁男孩》和《佩吉·休出嫁》兩部影片,但并未造成太大的影響。但1987年對凱奇來說則是頗為成功的一年。他先是在影片《撫養亞歷桑納》中飾演一個因無法生育而想偷竊別人嬰兒的男子,又在《月色撩人》中飾演一個失去一只手掌的面包師。這兩部影片在影評界人士中有著不錯的評價,但卻并不是十分賣座的影片。在1988年,他有了一部頗為引人注目的影片《吸血鬼之吻》。在片中凱奇飾演了一位紐約雅皮士,后來變成了一個吸血鬼。該片堪稱是凱奇從影以來最為“過分”的演出。在拍片時,他甚至真的活吞了一只蟑螂。不過那只倒霉的蟑螂卻似乎給他帶來了好運。此后他那帶點疲備,有些低調的形象開始為人們所接受。1990年他又演出了《火鳥出擊》一片,同樣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同年,尼古拉斯·凱奇在美國前衛導演大衛·林奇執導的影片《我心狂野》中飾演了主角。在片中的角色是以搖滾樂傳奇人物貓王為藍圖的。該片有著詭異強烈的影像風格。同時更有著超現實的氣氛。片尾凱奇身著蛇皮夾克站在滾滾車流之上演唱貓王名曲《Love Me Tender》一段更成了電影史上的一個經典場面。不過在《我心狂野》之后,凱奇并沒有重復這種叛逆青年的路子,因為他的外形并不適合這類的角色。他繼續在小制作影片中嘗試著各種角色。1992年他在影片《今夜你寂寞嗎》中飾演了一位將未婚妻輸給賭場大享之后想盡辦法贏回美人芳心的偵探。在1993年凱奇又主演了《西部紅石鎮》、《黑白追擊令》和《超級賭徒》等影片,也都是小制作的叫好不叫座的作品。

      凱奇在1994年拍攝的幾部影片卻引起了不俗的反響,在《第一夫人的保鏢》中他飾演一位保護前總統夫人的特工。在《傾城佳話》中,他飾演了一位信守諾言的誠實警察,將中彩票得來的獎金分了一半送給一個女招待作小費。 在《天堂有難》中,他又飾演了一位被小鎮居民感化而棄惡從善的劫匪。凱奇在片中的表現也都相當地出色。不過他卻似乎厭倦了演這種善良的小人物,于是在1995年,他的形象有了極大的變化。在影片《死亡之吻》中,凱奇扮演了一位冷血殺手。為了演好這個兇狠強壯的殺手角色,他還特別加強了身體鍛煉以獲得外形上的效果。之后他又接下了影片《離開拉斯維加斯》。 《離開拉斯維加斯》是一部小制作的影片,影片的成本僅有三百五十萬美元。事實上,在演過影片《今夜你寂寞嗎》之后,凱奇曾經說過“我要一個好的角色,我可以將我的靈魂投資下去!”而在《離開拉斯維加斯》一片中,凱奇投入的不只是他的靈魂。除了全心投入之外,他更只是收取了微薄的片酬。在這部片中凱奇獲得的片酬只有他平常的十分之一!不過他那深入靈魂的表演卻使他贏得了一尊閃閃發光的奧斯卡金像,這是金錢所難以估量的。在功成名就之后,凱奇改變了他的戲路。

    【幕后故事】

      了解一些二戰歷史的人都會知道,本片故事中所涉及的關于納瓦霍人的事情的確是史實,作為美國最大的一支印第安部落,納瓦霍族對于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為此,美國總統小布什還在去年7月26日為四位尚健在的納瓦霍軍事密電碼發明者頒發了代表最高榮譽的“國會金勛章”,制作本片的米高梅公司也趁機在白宮開了一個招待會,與會者除了總統布什、受獎者及其家屬、參議員等之外,還有導演吳宇森、主演尼古拉斯·凱奇等等。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政治和歷史背景,無論是《風語者》的制片方面還是公眾輿論方面對于本片的期望值都很高,用吳宇森自己的話來說,“這部影片并不是另一部《拯救大兵瑞恩》,雖然它也有很駭人的電影場景,但它更接近一部紀錄片,我想通過這部影片傳達一種信息,那就是我們應該停止戰爭?!?br />
      據說吳宇森第一次看到本片的劇本時,被感動得流下了熱淚(真難想象一向冷靜淡定的吳大導捧著劇本痛哭是個啥樣子),于是他對影片拍攝和制作的要求格外嚴格:幾個主要演員在拍攝之前參加了好幾個星期的新兵營集訓;在一場大型戰爭場景的拍攝中,吳宇森動用了700多名群眾演員、設置了280處爆炸、安排了13架攝影機同時拍攝,場面極其壯觀;當然,本片的制作費用也因此節節攀升,最終達到了1億多美元,僅次于吳導的《碟中諜2》。盡管如此,在全部鏡頭拍攝完畢之后,吳宇森仍然感到不滿意,堅持要重拍一些重要鏡頭,于是原定于2001年6月的首映被推遲到了11月。不巧的是,等到吳大導對自己的作品充分滿意了正準備端上桌的時候,受“9·11”余波的影響,影片再次被推遲,首映日定在了今年的6月14日--這一天正好是美國的“國旗日”,也許這個吉日會掃去影片推遲一年產生的陰影為它帶來些好運吧。

      最后再對本片中兩位演員作一下補充說明。其實扮演“風語者”卡爾·亞茲的亞當·比奇并不是一個納瓦霍人,他來自加拿大一個名為Saulteaux的印第安部落,參與過影片《煙霧信號》(Smoke Signals)和《斯寬托:一個勇士的故事》(Squanto: A Warrior\'s Tale)的拍攝,是一位很有表現力的印第安演員。而飾演另外一位納瓦霍士兵的羅杰·威利則是個土生土長的納瓦霍,他是劇組在幾千名應征角色的納瓦霍群眾演員中挑選出來的,這是他第一次演戲,劇組上下對他的表演都很滿意。

    【穿幫鏡頭】

      1、登陸過程中,F4“野貓”的飛行高度過低,剛扔下就響了,不怕把自己炸了嗎?

      2、最后戰斗中把美軍車隊打得狼狽不堪的是日軍的45型240毫米炮,該炮只在中國戰場、菲律賓戰場使用過,并沒有裝備塞班島守軍。

      3、片中出現的美國國旗上有50顆星,而1960年前美國國旗上只有48顆星。

      4、片中喬·安德斯(尼古拉斯凱奇飾)拿著湯姆森對日軍掃射,而令人不解的是喬·安德斯整整射擊了十幾秒,連彈匣都沒換,他打出的子彈遠遠超出了彈匣子彈的容量。

      5 、在灘頭的爭奪戰中,日軍要和美軍拼刺刀,居然是只用一只手拿著然后往前沖,不是端著沖鋒。

      6、在劇中,本·亞茲混入日軍陣地搶奪無線電得手后是脫掉日軍頭盔,只戴日軍的軍便帽用無線電聯絡的,可是他撤離時,卻戴著頭盔!而且在和美軍炮兵聯絡時他說的是英語不是密碼,美軍炮兵會憑一個陌生的無線電而停止行動?如果是日軍呢?

      7、日軍在塞班島的裝甲部隊主要裝備97式中型坦克,片中的95式輕型坦克裝備不多。而且日軍坦克不會像劇中都擺在空地上等著挨炸,一般都是在掩體中的,從片尾的95式輕型坦克殘骸可以發現其行走裝置和履帶明顯是美制M3坦克的行走裝置和履帶。

      8、在劇中日軍大口徑炮彈打在美軍中,幾個美軍靠得那么近卻只是衣服著火而已。怎么可能呢? 相關評論
      影片后期制作尚未完成的時候,米高梅公司曾搞過一次樣片的試映,僅限內部人士參考結果看完了樣片,馬上就有影評人把吳宇森的這部新作劈頭蓋臉地數落了一頓,說他完全就是把《野戰排》和《拯救大兵瑞恩》等經典戰爭片七拼八湊攢出來的一部B級影片;吳氏“暴力美學”的招牌風格完全被一次次無聊又粗制濫造的爆炸場面所取代,令那些抱著對他很高期待的人大失所望。

      由于這種負面聲音傳出來時影片還未制作完畢,吳氏還有很大的改過余地,因此在不久后《紐約時報》的奧斯卡提名預測中,影評人還是把《風語者》劃入了奪標熱門的行列中。只可惜,上映日期的推后讓人們無緣驗證預測的正確與否了。

      好在當年4月份的看片會上,又有影評人給予了本片正面評價,說它并非追隨眾多戰爭題材影片的跟風之作,而是一部更突出對戰爭的思考的深刻影片,轟轟烈烈的戰爭場面只是吸引觀眾的噱頭罷了。這讓很多吳大導的忠實fans們著實松了一口氣。其實,筆者也和這些fans一樣,經常默默祈禱:但愿給全球華人帶來驕傲的吳宇森不會在好萊塢的“電影流水線”上迷失自己的個性和才華。

    【媒體解讀】

      納瓦霍密碼:“風語者”的神秘武器

      著名華人導演吳宇森執導的好萊塢戰爭題材大片《風語者》講述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喬·恩德斯被派去保護一個納瓦霍密電員(人稱“風語者”)本·亞齊。由于“風語者”肩負著美軍的至高機密,因此,每名“風語者”都由一名海軍士兵貼身保護,一方面確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密電員即將被俘,保護者必須殺死他以保證密碼不外泄。在恐怖的塞班島戰役中,面對日軍的瘋狂進攻,經過浴血奮戰的喬·恩德斯和本·亞齊即將成為敵人的俘虜。此時,喬·恩德斯面臨一個兩難選擇。

      “鳥語”引發奇想

      美軍遭遇珍珠港襲擊后,被迫對日宣戰。但交戰初期,美軍的密碼屢被日軍破譯,致使其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就在美軍高層為此焦急萬分的時候,1942年初的一天,位于洛杉磯的美國海軍辦公室來了一位自稱菲利浦·約翰斯頓的美國白人。他提出了一個十分大膽的建議———征召美國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納瓦霍人入伍,使用納瓦霍人的語言編制更加安全可靠的密碼。

      約翰斯頓之所以能夠提出這個構想,是因為他從小就跟隨父親———一位長期在印第安人保護地傳教的牧師,在納瓦霍人聚居區生活,所以對納瓦霍人和他們的語言非常熟悉。而在當時,納瓦霍語對部落外的人來說,無異于“鳥語”。因為這種語言口口相傳,沒有文字,其語法、聲調、音節都非常復雜,沒有經過專門的長期訓練,根本不可能弄懂它的意思。根據當時的資料記載,通曉這一語言的非納瓦霍族人全球不過30人,而其中沒有一個是日本人。極具軍事頭腦的約翰斯頓認為,如果用納瓦霍語編制軍事密碼將非??煽慷覠o法破譯。

      美國海軍認定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立即答應協助約翰斯頓實現這一構想。1942年2月28日,在圣迭戈的艾略特兵營,約翰斯頓找來4名納瓦霍人進行演示試驗。在演示前,對此十分感興趣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上將克萊登·沃格將軍親自寫出6段戰爭中常用的信息,其中一條是“預期敵人會使用坦克和俯沖轟炸機在黎明時攻 擊”。按照納瓦霍語,信息被逐字逐句地翻譯為“敵人坦克-俯沖轟炸機-預計-攻擊-早晨”,其他5條信息也被熟練地翻譯出來。這給沃格將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周后,沃格專門致函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建議為太平洋 艦隊兩棲作戰部隊招募200名納瓦霍人。不過,這項大膽的計劃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他們擔心納瓦霍密碼不能適應繁多的幾乎是數不盡的軍事活動,因為軍事術語在納瓦霍語中的確比較匱乏。但是,經過一番爭論之后,招募納瓦霍密碼戰士的計劃還是被通過了。于是,神秘的“鳥語”開始登上大雅之堂。

      “無敵密碼”誕生

      1942年5月5日,首批29名納瓦霍人被征召入伍。他們在加利福尼亞圣迭戈的新兵訓練營中和通訊人員一起設計了最初的納瓦霍密碼。這種密碼由211個字組成,大部分為納瓦霍詞,也摻雜了一些新詞匯,這是為了彌補納瓦霍語中軍事術語的不足。例如,“戰斗機”被稱為“達-哈-提-西”,納瓦霍語意為“嗡嗡叫的鳥”;“俯沖轟炸機”被稱為“幾尼”,意為“小鷹”。另外,密碼戰士還設計了一個系統,用來與英語26個字母相對應。例如,字母A為“沃-拉-其”,意為“螞蟻(ant)”;字母E為“迪茲”,意為“麋鹿(elk)”。另外,針對那些沒有能夠列入211個密碼的詞語,他們根據納瓦霍語專門創建了一個大約500個常用軍事術語的詞匯表以便用來對照拼讀。

      納瓦霍人很快便顯示出記憶密碼和在戰時傳遞信息的能力。他們成功地從飛機或坦克等移動目標上傳遞密碼。計劃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隨后,另外200名納瓦霍人也于1942年7月20日被征召入伍。1942年10月2日,約翰斯頓也被征召入伍,并被授予上士軍銜,專門負責訓練納瓦霍密碼戰士??墒?,就在約翰斯頓躊躇滿志地實施他的大膽計劃的時候,一個細心的密碼員發現,由于納瓦霍語中沒有的詞的對照表重復使用頻率太高,根據這些詞語,納瓦霍密碼幾乎不用費什么勁就能被破譯。為解決這一問題,約翰斯頓和一些技術專家把對照表的26個字母增加為44個,使得那些常用的字母如E、T、A、O等有了多種選擇余地。例如字母A除了原來的“沃-拉-其(螞蟻)”外,還可以叫作“比-拉-沙納(蘋果apple)”和“齊-尼赫(斧子axe)”。這樣一來,其破譯難度大大增加。被美軍稱為“無敵密碼”的納瓦霍密碼終于誕生了。

      作戰南太平洋

      到1943年4月,第二批200名納瓦霍人完成了訓練,而此時,第一批納瓦霍密碼戰士即“風語者”已經隨海軍陸戰隊在南太平洋上作戰了。很快,納瓦霍密碼就在實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攻占硫磺島一役中,6名“風語者”使用神秘的納瓦霍密碼及時準確地為美軍傳遞信息情報。在戰斗開始的前兩天,他們通宵工作,沒有一刻休息。整個戰役中,他們共接發了800多條消息,沒有出現任何差錯。日本人盡管能夠截獲這些情報,但對這些近乎“天書”的文字感到束手無策,而當時美軍已經破譯了日軍的密碼。不久,美軍便很輕易地攻下了戰略要地硫磺島。負責聯絡的霍華德·康納上校曾感慨地說:“如果不是納瓦霍人,如果沒有納瓦霍密碼,美國海軍將永遠攻占不了硫磺島?!眳⑴c硫磺島戰役的拉爾夫·斯托其上尉在一份報告中稱,納瓦霍密碼是“最簡便、最快速和最可靠”的密碼,“日本人的腦袋都要想破了,但我們幾乎不用擔心泄密會發生”。

      出色的實戰成績吸引美國海軍決定更大規模地征召納瓦霍人入伍。他們曾經設想以每月50人的速度再征召303名納瓦霍人,但這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因為,那些被招募的納瓦霍戰士也逐漸成為其他部隊的“寶貝”。為此,海軍陸戰隊不得不把名額削減到每月25人,甚至試圖從其他部隊索要納瓦霍新兵,但這些努力并未獲得完全成功。由于“風語者”供應不足,這嚴重影響了美國海軍的通訊工作。盡管如此,因為納瓦霍密碼既保密又很少失誤,仍然逐漸成為美軍最信賴最鐘愛的密碼。

      如今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納瓦霍密碼可能已經算不上高明,但它走過的那段光輝歷程將永遠不會被忘記。

    【評    論】

      吳宇森導演的這部二戰大片,無疑再次充滿他的暴力美學------到處是爆炸,血肉橫飛,雖然我相信真實的塞班島戰役更加殘酷,但讓我心動的卻是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海軍軍官喬·安德森。戰場上一往無前地沖殺,平時卻是冷漠,我行我素,一意孤行,酒精幾乎陪伴著他業余生活的全部------活在真實的虛幻世界,落寞,乖張,像一片隨時凋零的樹葉,生命沉淪在已往的殘酷戰事,不堪回首卻又揮之不去,以至于在墳墓小徑產生幻覺。

      嚴格地說,此片并不太出色,但凱奇的角色把我打動了??傆羞@么一種男人,沉默寡言地身負使命,想放逐自己擺脫生命的虛無和痛苦,卻最終以生命踐行諾言,這也許是他們的最好結局。凱奇似乎永遠是好萊塢男人中的一種類型:微禿的頭頂,醉意蒙蒙的雙眼不時透出灼人光芒;一面是生活中沉淪,頹廢,迷茫,精神異類;另外一面是技高一籌,智勇卓爾,無往不勝。無論是騙子還是軍人形象,他代表了男人的一種傾向:頹廢之美。想想我們男人,又有幾個不是這樣晃蕩晃蕩地一路走來呢。
        電影下載,MP4下載,高清電影,電影排行榜,電影票房
    隨便看

     

    最好的迅雷BT電驢電影下載網,分享最新電影,高清電影、綜藝、動漫、3D電影等免費下載!

     

    Copyright © 2002-2024 hsd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時間:2025/7/9 12:42:53
    国产CHINESE在线男同|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