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
后天.The.Day.After.Tomorrow.2004.BluRay.720p/1080p[國英/3G/7.4G]
◎譯 名 后天/明日之后/末日浩劫/明日過后/末日世界/明天過後
◎片 名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年 代 2004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動作/科幻/驚悚/冒險/災難
◎語 言 英語/日語/法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2004-05-28(美國)
◎IMDb評分 6.4/10 from 291,709 users
◎IMDb鏈接 https://www.imdb.com/title/tt0319262/
◎豆瓣評分 7.9/10 from 162,839 users
◎豆瓣鏈接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308779/
◎片 長 124分鐘
◎導 演 羅蘭·艾默里奇 Roland Emmerich
◎主 演 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杰克·吉倫哈爾 Jake Gyllenhaal
埃米·羅森 Emmy Rossum
達什·米霍克 Dash Mihok
杰伊·桑德斯 Jay O. Sanders
雪拉·渥德 Sela Ward
奧斯汀·尼可斯 Austin Nichols
阿爾杰·史密斯 Arjay Smith
富田譚玲 Tamlyn Tomita
薩沙·羅伊茨 Sasha Roiz
伊安·霍姆 Ian Holm
◎簡 介
美國氣候學家杰克(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飾)認為,溫室效應正在引發地球的大災難,北極冰川的融化,會讓地球回到冰河世紀那樣的劫難。他的提醒并沒有引起美國當局的重視,一切都已經太晚:颶風、冰雹、洪水、冰山融化、極度嚴寒,一系列的地球巨變引發了一場不可挽救的災難。美國政府組織北緯30度的民眾轉移到赤道周圍,場面一片混亂。更糟糕的是,杰克的兒子,正困在曼哈頓的圖書館里,靠燒書生火來維持體溫。大家怎樣才能逃過這場滅頂的災禍?冰天雪地的地球何時才能回暖?
◎獲獎情況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2005;第58屆) 獲獎:1
獲獎
·電影獎-最佳特效成就獎 Remo Balcells Neil Corbould Karen E. Goulekas 格雷格·施特勞斯 Greg Strause
MTV電影獎(2005;第14屆) 獲獎:1 提名:1
獲獎
·MTV電影獎-最佳動作場景
提名
·MTV電影獎-最具突破女演員埃米·羅森 Emmy Rossum
土星獎(2005;第31屆) 提名:2
提名
·土星獎-最佳特效 Karen E. Goulekas Neil Corbould 格雷格·施特勞斯 Greg Strause Remo Balcells
·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
青少年選擇獎(2004;第6屆) 提名:1
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劇情/動作冒險電影
◎幕后制作
這部影片極盡視聽沖擊之能事,超乎想象的風暴、洪水等自然災難場面驚心動魄地呈現,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式影片,讓你看完過足眼癮。然而,刺激之外,這部電影還能給觀眾留下什么呢?
為了拍出嚴寒冰封的效果,制作人員選擇了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冬季拍攝。由于當時蒙特利爾的冬天是紀錄以來最冷的冬天之一,不論在錄影廠內外,溫度都冷得令人受不了,尤其是他們要拍攝遇到暴風雪的場景,演員雖穿著四五層厚厚的保護衣物,但面對著人工噴雪機,受著每小時八公里的風速吹襲的時候,不論口鼻都蓋著厚厚的雪,即使戴著眼罩,也幾乎睜不開眼睛。
除了實景的拍攝艱巨無比,本片還動用大量資源制作出更加動魄驚心的特技效果,堪稱為驚世駭俗的特技巨獻。
洪水肆虐紐約市
其中一場戲份講述杰克的兒子森姆被困于受洪水肆虐的紐約市,被逼滯留于圖書館內。為了拍出逼真的水災效果,錄影廠特別設有一個大型的水箱,將紐約市街頭以及曼克頓公共圖書館“搬入”水箱內,再注入25加侖的水,令紐約市被四呎深的水重重圍困著。
為了造成暴風雨的效果,在大型水箱的旁邊再設第二個較小的水箱,并注入15加侖的水。當一聲令下,連接兩個水箱的匣門打開,15加侖的水以每分鐘五千加侖的速度流入大型的水箱內,并加設強勁的吹風系統,吹起浪花高達二十呎,成功做出暴風雨的效果,場面澎湃驚心。
大風雪覆蓋新德里
為了將蒙特利爾的錄影廠布置成印度新德里的街市模樣,劇組人員特地從印度空運手工藝品、人力車、汽車等道具,并聘請了過千名印度裔僑民作為臨時演員。除了將整個場景鋪滿雪,還要動用人手營造雪花飄揚的效果。
冰雹侵襲東京
要造成冰雹侵襲東京效果,制作人員大量購入冰粒,并將每個打磨成葡萄般大的冰雹,然后從高空灑滿地面,效果相當逼真。
暴風雨襲夏威夷
透過裝置大型吹風機、多部制造雨水的機器,再加上高超的特技效果,制造出破壞力相當強、能夠橫掃夏威夷所有民居的暴風雨。
電影下載,MP4下載,高清電影,電影排行榜,電影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