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
大器晚成
dà qì wǎn chénɡ 【英譯】great minds mature slowly <A great talent takes time to mature> 【似義】后生可畏 【反義】不堪造就、冥頑不靈 【燈謎】百歲掛帥;夜校出人才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年紀大才成才 【釋義】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出處】《老子》四十二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br>【用例】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將來定是~的。(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 【故事】東漢末年,袁紹的門客崔琰,23歲才開始讀《論語》、《韓詩》,學成為袁紹出了不少好主意,袁紹兵敗。崔琰投奔曹操,身為尚書,不因親戚關系而反對立曹植為太子,別人看不起他的堂弟崔林,他認為成大器的人一般要更長的時間磨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