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
鲀
鲀 (1) 魨 tún (2) 魚名,河鲀,河豚[globefish;tetraodont]。體圓,頭部扁,至尾漸細,背面蒼黑,有濃黑斑紋,腹面白,無鱗,體大者長二尺許,四五月間產卵,此時卵巢及肝皆含劇毒,棲近海
鲀科 túnkē [Tetraodontidae]熱帶海魚的一個科,包括各種鲀(puffers,俗名河豚),它們同海洋中的太陽魚及其他幾種有關魚類一起,構成一個愈頜類(固頜類)的明確的亞目
鲀形目 túnxíngmù [Tetraodontiformes]一目特殊的真骨型魚,包括扳機魚(trigger fishes)、河鲀(puffers)、箱鲀(trunkfishes)及遠洋的太陽魚(sunfishes)等?;疑鈾C魚(Balistes capriscus)是鲀形目的一個代表型
鲀 (1) (魨) tún (2) ㄊㄨㄣˊ (3) 鲀形目魚類的統稱。生活海中,少數進入淡水,頭圓形,口小。種類很多,如“三刺鲀”、“鱗鲀”、“河豚”等,一般血液和內臟有劇毒。 (4) 鄭碼:RHZI,U:9C80,GBK:F783 (5) 筆畫數:12,部首:魚,筆順編號:352512111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