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
鹽
鹽 (1) 鹽 yán (2) (形聲。從鹵,監聲。本義:食鹽) (3) 同本義[salt] 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稌ふf命下》 魯鹽漆絲?!妒酚洝へ浿沉袀鳌?br>(4) 又如:鹽醬口(說不吉利的話,且得到應驗);鹽梟(私販食鹽的人);鹽斤(宋代官鹽以百斤、千斤為計算單位,故稱“鹽”為“鹽斤”);鹽捕分府(知府下面專管鹽務的同知);鹽鈔法(宋代實行的商人憑鹽鈔運銷食鹽的法規,即食鹽專賣法);鹽呆子(蔑稱鹽商);鹽官(今浙江海寧);鹽院(鹽政衙門。鹽政是管理地區鹽務的官員,清代由省的總督或巡撫兼任);鹽丁(在鹽田工作的人);鹽引(政府授予商人運銷官鹽的憑證);鹽車(運鹽的車) (5) 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sali-;lalin-;salini-;salino-] (6) 含有氫離子的鹽叫酸式鹽,如:碳酸氫銨(NH4HCO3);硫酸氫鈉(NaHSO4);磷酸二氫鉀(KH2PO4) (7) 含有氫氧根離子的鹽叫堿式鹽,如:堿式碳酸銅(Cu2[OH]2CO3) (8) 不含氫氧根離子和氫離子的鹽叫正鹽,如:氯化鈉(NaCl);碳酸鈉(Na2CO3)。此外還有復鹽(如明礬)等
鹽巴 yánbā [common salt][方]∶食鹽
鹽槽,鹽坑 yáncāo,yánkēng [salt pit]一種容納并蒸發海水的槽或坑
鹽場 yánchǎng [saltern;saltworks;salt field]出產鹽或配銷鹽的場所
鹽池 yánchí [salt pond ]生產食鹽的咸水湖
鹽分 yánfèn [salt content inside the bodies]物體內所含的鹽量
鹽膚木 yánfūmù [sumac]漆樹屬(Rhus)的一種灌木或喬木——通常是此屬的無毒的種類
鹽湖 yánhú [salt lake]無通海出口的內陸咸水水體
鹽花 yánhuā (1) [a little salt]∶極少量的鹽 (2) [fine grains of salt][方]∶霜鹽;細鹽
鹽堿土,鹽堿地 yánjiǎntǔ,yánjiǎndì [saline-alkali soil]土壤里鹽分較高的土地,不適于植物生長
鹽井 yánjǐng [salt well;brine pit]為汲取含鹽質的地下水來制食鹽而挖的井
鹽鹵 yánlǔ [bittern]鹽結晶后在鹽池中留下的苦味母液,其中包含有其他的鹽(如氯化鎂、硫酸鎂、溴化物和碘化物)
鹽霾 yánmái [salt haze]由于在空氣中存在很細的海鹽粒子所產生的霾。鹽粒通常來自海沫的蒸發
鹽民 yánmín [salt producer]舊時以生產鹽為業的人
鹽汽水 yánqìshuǐ [salt soda water]一種供在高溫條件下工作的人飲用的加了鹽的汽水
鹽泉 yánquán [brine spring]有一定含鹽量的咸水泉
鹽霜 yánshuāng [salt efflorescence]含鹽分的東西干燥后表面上呈現的白色細鹽粒
鹽水 yánshuǐ (1) [saline water;brine]∶含鹽的水;尤指含氯化鈉、硫酸鈉和硫酸鎂的礦質水 (2) [marinade]∶一種腌泡汁,通常含有醋或酒、油、香辛料與芳香藥草,用以浸漬食物(如肉或魚)以便加重味道 (3) [brine]∶用普通食鹽飽和的或浸濃的水,由氯化氫溶于水生成
鹽酸 yánsuān [hydrochloric acid]一種帶腐蝕性和刺激氣味的液體強酸HCl
鹽田 yántián (1) [salt pan;saltern] (2) 不排水的天然的洼地,其中聚集水和蒸發后留下沉積鹽 (3) 借助于蒸發制鹽的大鹽池
鹽坨子 yántuózi [salt heap]露天的鹽堆
鹽梟 yánxiāo [salt smuggler]舊時指結伙私販食鹽的人
鹽業 yányè [salt industry]鹽的開采,加工和銷售行業
鹽 (1) (鹽) yán (2) ㄧㄢˊ (3) 無機化合物,一種有咸味的無色或白色結晶體,成分是氯化鈉,用來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調味劑和防腐劑(有“海鹽”、“池鹽”、“井鹽”、“巖鹽”等種類):~巴?!u?!郑╢坣)?!?。 (4) 〔~酸〕氯化氫的水溶液,是一種基本的化學原料,多用于工業和醫藥。 (5) 化學上稱酸類與堿類中和而成的化合物:酸式~。堿式~。 (6) 鄭碼:BILK,U:76D0,GBK:D1CE (7) 筆畫數:10,部首:皿,筆順編號:1212425221 sa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