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
戊
戊 wù (1) 天干的第五位。方位屬中央[the fif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又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或紀日。如:周共和九年為戊辰年 (2)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戊居十干中,因以指中央[centre] 五六者,天地之中合?!稘h書》 (3) 指代土[earth]。如:戊己(指一旬中的戊日和己日;古以十干配五方,戊己屬中央,于五行屬土,因以戊己代稱土);戊方(戊己之日)
戊戌維新 Wù-XūWéixīn [Hundered Days of Reform]指1898年(農歷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變法活動。亦稱“百日維新”,戊戌變法。改良派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主要內容是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這次運動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強烈反對,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維新派遭捕殺或逃亡國外。歷時僅一百零三天的變法終于失敗
戊申 Wù-Shēn [the forty fifth of the sexagesimall]六十甲的第四十五位 戊申晦。(此指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清·姚鼐《登泰山記》
戊寅 Wù-Yín [the fifteenth of the sexagesimal]六十甲子第十五位 自戊寅年。(此指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清·袁枚《祭妹文》
戊 wù (1) ㄨˋ (2) 天干的第五位,用作順序第五的代稱。 (3) 鄭碼:HM,U:620A,GBK:CEEC (4) 筆畫數:5,部首:戈,筆順編號:13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