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
哀毀骨立
āi huǐ ɡǔ lì 【似義】無腸可斷、哀毀瘠立 【反義】笑逐顏開、哀而不傷 【用法】復句式;作主語、分句;形容守孝期間悲痛盡禮 【釋義】哀:悲哀;毀:損壞身體;骨立:形容極瘦,只剩下骨架。舊時形容在父母喪中因過度悲傷而瘦得只剩一把骨頭。 【出處】《后漢書·韋彪傳》:「孝行純至,父母卒,哀毀三年,不出廬寢。服竟,羸瘠骨立異形,醫療數年乃起?!鼓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br>【用例】眾親戚已到,商量在本族親房立了一個兒子過來,然后大殮治喪。蘧公子~,極盡半子之誼。(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